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共享“晋城经验”,山西林业改革路径发展有样板

发布时间:2024-06-21 08:36:07 推广 来源:山西日报

晋城市是6个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之一,同时是全省3个先行市之一,近年来,立足华北地区森林资源特点,晋城市因地制宜探索改革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6月1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骏分享“晋城经验”。

王骏表示,“晋城经验”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首先,针对集体林地“碎片化”、分散化问题,探索“三权分置”运行机制,为集体林地流转和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已发放不动产经营权证书1125本,流转集体林地2.9万亩,涉及林农5000余户,户均年增收1.8万元。

其次,针对林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拓宽林权融资机制。积极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公益林经营权抵押贷款、特色经济林基地抵押贷款等试点。近三年,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9宗、“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106宗,特色经济林基地抵押贷款3宗,累计发放林业贷款3000余万元。

“在高平市和陵川县开展森林覆盖率横向生态补偿试点,高平市出资650万元向陵川县购买了新造林地4000亩,解决了陵川县想造林缺资金、高平市有资金无造林空间的矛盾,促进了全市森林覆盖率的提升。”王骏介绍,针对县域地理条件差异大、林业发展不均衡问题,晋城积极探索县域间森林覆盖率横向补偿机制。

此外,针对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风险大问题,探索林业保险全覆盖机制。在实施公益林保险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积极推进8.16万亩核桃经济林保险、2311株“古树名木”保险、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全覆盖,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农切身利益。

“针对生态价值转化难、变现难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兴林富民模式。大力推进全域康养旅游,连续4年举办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养生、生态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蜂、林禽’等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林发展模式,建成大型种养基地10余个,开发连翘、山茱萸、山楂等系列无公害产品30余种。比如在陵川县建成117.5万亩连翘基地,产量约占全国的1/4,仅此一项全县人均增收1400余元,山区林农仅靠连翘采摘最高增收2.5万余元。”王骏表示,下一步,晋城市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国和全省林业改革发展探新路、作贡献。

(刘妍)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