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太原市小店区城南高铁商圈携手太原印象城特别推出了“保护非遗,传承文明,共创美好生活”活动,太原民歌、传统舞蹈、太原秧歌、晋剧表演、传统武术、太原莲花落、器乐合奏、二鬼摔跤、旗袍秀等非遗项目入驻商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喜爱传统文化、热爱艺术的市民朋友能够近距离驻足免费观看演出,并参与活动。同时,也让一些逛商圈的市民享受到了优质的演出。
“保护非遗,传承文明,共创美好生活”活动是小店商圈开展的一次跨界合作,也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此次活动旨在以非遗活动扩大商圈引流效应,激发商圈消费动力,让商圈消费“热起来”,拉动商圈经济“旺起来”。
非遗明珠 熠熠生辉
二鬼摔跤是太原一带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诞生以来就活跃于节日、庆典、祈雨、丰收等民间喜庆、祭祀、祈祷活动中,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太原民歌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据史料记载最早源于西周至春秋。《诗经》中的“唐风”、西汉《乐府诗集》中的“并州歌”就有了确切的记载。太原民歌主要由情歌、民间小调、民间叫卖曲、劳动号子和新民歌组成。涵盖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唱词朴实简练,比喻生动夸张,再加口语化的装饰音,以及花彩的衬字,形成了太原民歌区别于其他地域民歌的独特风格;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主要流行于太原、晋中等地区。说唱词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押韵。2008年,太原莲花落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剧是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格,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传承 技惊四座
活动中,省级非遗“太原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刘卯生表演了太原民歌《五头赶车》;省级非遗太原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乔俊宝带来太原秧歌《卖花花》;太原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肖萍演唱了《人说山西好风光》……
花式看展 收获非凡
游客张女士表示,以前来商场多是逛街和吃饭,现在有机会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和体验,感觉收获满满,对逛商圈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逛商圈的同时还能收获更多惊喜和快乐。手工秸秆、陶瓷绘画、绿膳源酒、古法经穴磁导疗法、秦氏敲骨通督疗法、中华老字号大宁堂、闫氏古法针灸等百余种独具特色的技艺,由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动静结合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使现场观众了解山西非遗项目,共享保护成果。
商业积极拥抱艺术,艺术倾情点亮商业!此次活动是小店商圈探索“文化+商业”“非遗+商场”的融合新模式,让非遗借力商圈人气真正“活”起来,也让商场搭载文化内涵,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非遗进商圈”的浓厚节日氛围。小店区还将继续统筹文化艺术资源,创新文旅商融合模式,以丰富多样、亮点十足、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跨界业态融入传统商业街区,加大文化消费新供给,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有效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
(太原市小店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马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