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该校自建院20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始终秉持“修德、积学、精技、善行”的校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着力深化普职融通、校企融合、科教融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施"三全育人″方面采取了十项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全力构筑“大思政”工作格局。研究制定《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计划》,具体构建了“十大育人体系”,明确了各系部处室的育人责任;制定出台《思政课建设实施意见》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思政课教师到7系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合力育人;研究出台《晋中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制度》,院党委班子成员、副处级干部深入班级、宿舍和社团,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工作指导、生活帮助、心理疏导及就业上的帮助等工作。
院党委班子带头讲思政课。院党委书记高度重视思政工作,亲自主讲“开学第一课”,把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聚精会神推进,扎扎实实推动。每学期排出课表,党委书记带头,院级领导和处级干部按课表讲思政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常态,同时下沉到班级,联系同学,联系宿舍,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着力打造思政精品课程。30个思政微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被评为省级培育项目;7门职教金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高职语文“点线面体”金字塔魔方课程模式赋能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获2023年教学成果二等奖,《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认定为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院级49门在线开放课程,开设线上线下选修课,涵盖党史国史、健康教育、职业素养等 19 类 81 门课程线上选修课,开设涉及茶艺、厨艺、花艺等近20类100多门次线下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积极培育“行走课堂”等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开展实践教学。先后组织学生赴太原解放纪念馆、山西省科技馆、山西省地质博物馆、驻晋某军营等地开展“行走课堂”实践教学,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增强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拓展思政教育基地。与山西地质博物院签订合作协议,挂牌建立学院思政教育基地;与寿阳县签订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挂牌13个思政教育基地。着力打造“琢玉讲堂”,将“匠心琢玉”工作室建设为集课程建设、活动展示、成果培育为一体的教师共同体。举办学雷锋、3·15专题讲座,邀请山西农业大学武星亮教授作“高校思政工作与‘大思政课’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主题演讲、师生同读人民日报活动,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
组织思政课教师、青年教师党(团)员、学生工作骨干等联系指导团支部学习,打通第二课堂。注重与学生学业、专业、就业、创业等紧密结合,动员团员学生组织化、常态化就近就便参与社区实践,假期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等志愿服务,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走深走实。建立各系、各学生组织和锦纶街道各居委会三级联动校地共建机制,参与社区各类活动和建设工作。开展与驻地高校的校校联建,参加晋中市大学生艺术节开幕、迎新晚会节目演出等,激励该院青年主动投身区域发展事业。
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各教研组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开展集体备课10余次,重点组织了“感悟抗疫的成效与理念 勇做新时代的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编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成果辑录》,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启发学生明确时代定位及个人定位,自觉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推进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工程。组织院校52名专职辅导员参加辅导员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研修班学习;组织13名辅导员分3批在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北大学参加山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班的学习;召开2023年新任辅导员(班主任)业务培训会,提高2023级辅导员(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与履职能力。
开展志愿服务培养担当意识。组织全院青年积极参与井盖美化、爱绿护绿、迎新生服务军训、服务老区职业技术学院迎新生、服务晋中市关工委活动、服务晋中市少工委换届、服务合唱展演、清冰除雪等志愿活动,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成立劳动教育教研组,运作“劳动美德卡”,把参加劳动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中,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卫生、植树、实训等有意义劳动,厚植动手实践意识,培育动手实践能力。
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融入学院“大思政”工作格局,统一学习内容、进度,深化和思政课融合,建立团干部包联团支部,思政教师参与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主题团日、团课学习等工作机制,有深度、有温度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把牢思想引领的政治方向,加深全院团员和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会,坚定信仰信念。
持续推进“青马工程”。成立“青马工程”多项课题组,推进“青马工程”系列培训。建立青马工程师资库,聘请党政领导、革命前辈、思政教师为学生干部授课,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打下基础。
(史进智 郝嘉楠)
责任编辑:马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