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太原市杏花岭区:奋斗正当时 不负好春光

发布时间:2024-05-07 11:03: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春争日,夏争时,万物宜早不宜迟。”当下正是春耕好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太原市杏花岭区的154名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同样正处在拔节孕穗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建功立业机遇,也肩负着时代使命。杏花岭区以“耕耘之道”育“栋梁之才”,不断推动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墩苗历练、向阳生长、蔚然成林。

新苗出土恰逢春,借得东风早立身

“村级报账员是管好用活集体资金的第一道防线,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逐步了解并掌握村集体经济账务处理、集体财产处置、财务公开公示等工作。我会认真当好村级报账员,守好村民的钱袋子。”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镇窑庄村书记助理、报账员李阳说。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只有踩深踩实基层的“泥土”,年轻干部方能向阳而生、壮苗出穗。杏花岭区大力推行实质岗位历练,在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全部担任书记、主任助理的基础上,19名到村任职研究生由现任报账员帮带,担任村级报账员,134名到社区任职研究生任信息员,6名到社区任职研究生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教育引导大家在基层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同步组织大家围绕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物业治理、网格治理等中心任务,确定调研选题、形成调研成果,推动村(社区)治理与人才培养工作双促进、双融合。

春风吹拂葱茏地,新苗初长见成效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多亏有三级导师帮带,帮我理清思路,教我如何和群众打交道、解决棘手事,让我更快速地适应工作、熟悉岗位。导师还经常跟我谈心谈话,帮助我疏导负面情绪,让我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杏花岭区大东关街道白龙花园社区书记助理、信息员、网格长马鸿雁说。

“粪溉耘籽,乃后有穑。”稚嫩的“禾苗”需要适度地呵护才能茁壮成长。为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着力营造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杏花岭区跟进实行“三级帮带”制度,由20名区级领导、73名镇(街道)干部、14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担任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的思政、业务、实践导师,通过面对面谈、手把手带,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帮助拓展思路举措,提升其履职能力。另外,通过专题培训提能,将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纳入村(社区)“领头雁”培训范围,邀请有关专家专题讲授村级报账员报账流程、票据审核等操作实务,使得大家在基层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田间新苗叶未齐,栽培剪伐须勤力

“工作日志是我记录工作生活收获感悟的小天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百态以及基层火热实践和学习收获,都能通过工作日志重现,帮助我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杏花岭区三桥街道金刚里社区书记助理、信息员张嘉琪说。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禾苗的成长需要时时注意修枝剪叶、驱虫防病,年轻干部同样如此。杏花岭区加强“田间管理”,建立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工作日志制度,健全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帮带情况、成长心得、工作实效等,由区委组织部每月集中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并跟进指导,提升其在村(社区)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服务期满考核为“基本合格”的研究生,明确每人每周列席1次村(社区)“两委”班子会议、每月列席1次镇(街道)党(工)委会议、每季度思政导师面对面谈心谈话,防止“好苗”长偏、出现“蛀点”。

初生之苗沐阳光,茁壮成长结硕果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仍会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微末小事,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扬帆起航、奋勇向前!”中间河镇耿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永杰坚定地说。

“禾苗结穗增与翼,众人欢庆期丰睹。”经过固本培基、栽培历练,年轻干部在实质岗位上得到了充分锻炼,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杏花岭区154名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围绕“四大岗”履职尽责,在村党支部书记、小区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报账员等实质性岗位上“结出硕果”,从协助支部书记进行村(社区)管理,到建设美丽乡村、化解矛盾、排查安全隐患,逐步成为村(社区)事务上的“行家里手”,形成“想干事者有平台,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奖台”的良好氛围。

(太原市杏花岭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马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