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琴 报道) 春风和煦,转角见绿,200多个“口袋”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一步一景”;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遍布了3万余个免费停车位;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让老年人乐享“夕阳红”……
近年来,晋中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方向,开展“六化一提升”工程,聚焦学校周边秩序乱、市民出行“停车难”、城区体育设施少、城市景观档次低等问题破题攻坚,让晋中城市更加有品、发展更加有质、民众更加有感。
“口袋”公园扮靓“晋中颜值”
走进无喧园里,三步一景、五步一园,处处见绿、步步生花,蜿蜒步道如同一条时光隧道,走着走着仿佛穿越到心旷神怡的“江南水乡”。无喧园是在一座危楼拆除后,腾退出的土地上建成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设施齐全,景色优美,在车马喧嚣的居民密集区显得格外幽静,被人形象地称为“口袋”公园。
像这样的“口袋”公园,晋中有200多个。近年来,晋中市城区利用裸露地、闲置地等,相继打造小微绿地公园,大小公园串珠成链,并于重要节点打造主题立体花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民众幸福指数倍增。
晋中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程伟介绍,当地依托公园绿地,11个儿童乐园、21个篮球场、羽毛球、乒乓球露天体育场相继建成开放,进一步提升了绿化档次,完善了游园功能。同时,晋中积极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开发1处城市书吧,开放6处林下空间,允许民众骑自行车进入潇河等公园道路运动健身,扩大全民健身“幸福半径”。
晋中还将采用硬质变绿、腾退还绿、开墙透绿、街角延绿等方式,全力把市城区打造成三季闻花香、四季景不同,街街有美景、处处见人文,人在画中游、车在景中行,洁净显本色、管理有水平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免费停车场 提升城市便捷度
停车事虽小,却是大民生。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停车设施的不健全与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晋中通过激活闲置“沉睡”资源、规范临街挤占资源、挖潜路侧空间资源、共享机关停车资源等有效举措,结合老旧的小区、厂区、街区、楼宇改造,聚焦学校、医院、商业区等重点场所,一路一策、一区一方案,增加停车位,为出行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以前这一片经常堆放建筑垃圾,环境脏乱,2021年市政府对这里进行改造,建成免费停车场,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缓解了人们的停车难题。”晋中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海俊介绍。
通过一系列措施,晋中市城区累计增加停车位3.1万余个,打通“停车难”症结,有力扭转“停车乱、停车贵”问题,城市资源利用最大化、高效化、规范化,市民出行舒心、安心、暖心。
社区养老守护“夕阳红”
有一种幸福叫“养老不离家”!在晋中市晋华街道康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居家养老带来的便利。“我们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营养搭配均衡,吃得真不错!”刘阿姨流露出满意的笑容:“休闲时间还能和朋友们一起打打牌、做做手工、插花、练书法、打太极,还能报名老年大学。”
服务中心二层设有全天照料中心和康养中心。每个房间都进行了专业的适老化改造,防滑的地面、墙壁上的呼救按钮、设有扶手的卫生间......细节之处可见用心贴心。
据介绍,该中心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家庭+物业+医疗”的养老新模式,将养老服务机构深度嵌入社区,实现养老资源整合,中心为老年群体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浴、助急、助为、助乐、助购、助学的“十助”养老服务。
“我们聚焦新时期老年群体新期盼,创新推出‘142401’嵌入式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晋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利军说,其中,在上门探视精细化、日间照料精心化、个性需求精准化、休闲娱乐精彩化方面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并开设24小时养老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晋中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郭昊介绍,近年来,晋中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为当地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按月发放高龄津贴,对80周岁及以上低保家庭老年人补贴餐费。同时,全市新建5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改造37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或改造8个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完成558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
课后托管 为学生提供无限可能
“我们学校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好自己’作为育人目标。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行分级、分类、分层,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五育·三生力’课程体系。”晋中市榆次区第九中学校长韩润田表示,该校课后服务不仅是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更是坚持“五育并举”,实现“五育”融合育人的有效途径。
第九中学将学生兴趣社团与课后托管服务相结合,探索开展以作业辅导、特色社团、体育锻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参加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兴趣特长,进而促进全面发展。
为确保社团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过程、有反馈,学校出台了相关制度,并下发《榆次九中社团活动手册》,对社团进行规范管理,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享受到普惠化、多样化、高标准、高质量的课后学习资源,学校课程维度更广,学生学得更好,家长负担更少,学校也将自身打造成为晋中市开展特色课后托管服务的典型样板。
地理项目学习社团的学生任梓轩说:“开展社团项目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我对学科的兴趣,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数据整理等能力。”九中课后服务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把课堂所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张琴)
责任编辑:马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