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山西晋中:打好“农高牌” 打造农业“现代范”

发布时间:2024-04-28 12:07: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王鑫 报道)温室大棚里,一棵棵蔬菜加速成长;种子随“神十六”飞天,开展空间诱变搭载实验;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达33.97万亩,形成15种典型旱作农业种植模式……近年来,山西晋中擦亮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称“晋中国家农高区”)这一“金字招牌”,蹚出一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步入东辉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菜幼苗长势旺盛,新品种草莓酸甜可口,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展示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这里,仿佛是一座现代化的“植物工厂”,将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为蔬果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最优质的环境。

据介绍,该示范园是晋中国家农高区标杆项目之一。目前,已建成国际领先的3万平方米荷兰现代化玻璃温室,30亩可移动膜结构温室大棚;引进培育先正达、德国拜耳等110余个新品种,在山西多地建立2万亩种植基地,推广果蔬新品种20余个、新技术10余项。

“下一步,我们将以现代农业为发力点,结合乡村振兴,在科技创新、种业培育、人才培养上发力,聚智聚力,实现当地农业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助力晋中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东辉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叶表示。 

这只是晋中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批、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晋中国家农高区承载着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

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英权介绍,该示范区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在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攻关一批关键性技术、开展高水平成果转化、塑造有影响力的有机旱作特色农业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晋中国家农高区立足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科技战略,将育种攻关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建成谷子研究所、藜麦研究院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引进先正达种业、龙生种业等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晋中市围绕“有机杂粮、设施农业和现代中药”三大特色产业开发,一体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入驻高新技术企业54家,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有机旱作农业等三大省部实验室投用;建成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全省推广有机旱作新技术新模式1000余项,辐射带动70个基地。

同时,晋中林果资源丰富,种植条件佳、产业基础好。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作为晋中国家农高区重要科研平台之一,拥有国家级枣、葡萄种质资源圃和苹果、梨、桃、杏、李、核桃等10余种北方果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国内外资源4000余份。

其中,国家级枣、葡萄种质资源圃占地面积为264亩,收集保存1100份枣和酸枣种质资源、663份葡萄种质资源,是目前我国种质保存数量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基础设施完备、仪器设备齐全、研究手段先进、管理技术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种质资源圃。

“我们在生产加工产品时,原材料选用当地现有红枣、核桃等农产品,全面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集聚。”山西农谷黑五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健介绍,“公司主要生产中老年高钙系列大健康食养产品。目前,产品在华南、华东、华中地区实现全产全销,年营业额可达数十亿元。”

该企业是晋中国家农高区引进的一家重点企业,与海玉食品产业园同位于晋中国家农高区功能食品加工园。

“我们生产的饼干、馍片、锅巴等休闲食品畅销全国,并出口至南非等地区。同时,产业园还带动10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晋中国家农高区海玉食品产业园负责人詹志刚说。

据了解,晋中国家农高区功能食品加工园以农副食品和功能食品加工业为主,聚焦功能农业(食品)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两大核心功能,打造“国家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产品认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具有山西特色、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纳50家中小企业创业,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

打好“农高牌”,晋中正发力。接下来,晋中将持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擦亮晋中国家农高区“金字招牌”,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马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