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山西:多方参与文物普查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发布时间:2024-04-17 16:20: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马逍 报道)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山西作为全国著名的文物资源大省,为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助力建设文化强省,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4月17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关情况。

据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总量的7%,排名全国第四位,其中,古遗址13477处,古墓葬4298处,古建筑280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15处,石窟寺及石刻1112处,其他246处。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程书林表示,截至目前,山西省11个市和117个县(市、区)全部按照双组长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程书林指出,此次普查的目的是摸清资源底数、明确保护对象、健全管理机制、推动系统保护、增强文化自信。并表示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山西省市两级文物部门专业技术指导和测绘部门专业技术支撑作用,由省里全覆盖重点审核普查要求高、难度大的文物类型。

对此,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总工程师,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胡文元说道,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在这次文物普查中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提升文物普查成果精准度;依托实景三维山西建设成果,助力文物普查与数字化管理;以三维时空数据为基底,支撑文物保护利用监测监管,为文物精准保护管控和活化利用等提供持续强有力的测绘支撑。

盐湖区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古建筑类型国家级试点县。运城市盐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盐湖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卫鹏介绍到,截至2024年3月底,已完成试点区域内72处古建筑数据信息系统上传,目前正按照流程逐级审核。运城关王庙、太平兴国寺塔作为普查优秀案例,入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典教学材料。

社会力量是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王小娟讲到,目前,山西大学在校的文物全科生2022级和2023级共232人,今年暑假,两个年级共计190位文物全科学生将参与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为今后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对于下一步文物普查工作,程书林表示,山西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切实把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高质量发展胜势,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提供坚实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提供丰沛养分。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