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学习十九大精神务必端正学风

发布时间:2018-06-01 00:04: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要解决学风问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前提性问题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即学风问题。党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端正学风就要同现在存在的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错误倾向进行斗争。

一、要克服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能否为自己所需作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肯定对实践有用。但要把有用和实用区分开来。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是应用它。”实用主义混淆了“应用”和“实用”的区别,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实践中,必然会体现它的价值。但如果颠倒过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有用才去应用就错了。马克思主义是有用的,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实用主义说的马克思主义有用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具体论断会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过时,但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会过时。这也是实用主义者经常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原因。实用主义者往往会滑向抨击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泥潭。

二、要克服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国际共运史上和党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毛泽东在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倡导大力开展调查研究。邓小平也对教条主义做过精辟论述:“什么是教条主义呢?教条主义就是脱离自己的现实”在今天,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必须注意学风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要学,但一定要结合实际去学,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必须坚决纠正。

三、要克服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就是指不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研究,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而是在马克思主义非本质、非主流上做文章,重在形式上下功夫。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文章中就批判了文风上的形式主义,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形式主义的危害是用形式的花样掩盖了内容,影响了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用形式干扰内容。形式主义具体有几种情况: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口号化”,喜欢制作大型精美条幅到处挂、开会唱高调;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蜻蜓点水”式,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当“装饰品”,卖弄风情,喜欢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放在桌上、贴在墙上、放在书架上。邓小平曾指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

四、要克服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就是对周围现实环境不作周密细致的研究考虑,仅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不去搞懂,就是人们调侃的那种“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本质上讲就是不用主观去反应客观,被主观所支配,即不在占有详细资料基础上得出结论及规律。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就对主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主观主义具体有几种表现: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望文生义、主观臆断、自以为是;三是缺乏对社会生活和鲜活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在不掌握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凭主观进行推断,凭想当然去做。这必然不能推动实践发展。

总之,不良的学风就是凭死书本、凭一时热情、凭主观想象杜撰结论、创造规律,而不凭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在大量占有鲜活的资料基础上从中得出结论、发现规律。历史上,不良的学风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必须让不良的学风休息。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要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按照习近平的三个要求“学懂、弄通、做实”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贾伟)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