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姚荃茂 马逍 报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日,山西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张软斌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深入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并提出了今年山西省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张软斌讲道,2023年山西省粮食面积稳定增加,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在高起点上稳定粮食生产,关键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通过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等措施,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725.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97.1亿斤。
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张软斌对此提出要从四方面发力,一是稳定播种面积。通过优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程序,提高大豆种植补助标准,规范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贴,落实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产粮大县奖补等政策,调动市县抓粮积极性。
二是提升单产水平。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重点是集成配套、大面积推广增产技术,建设玉米“吨粮田”50万亩,开展小麦玉米两茬“吨半粮田”试验示范,推动20个县整县整建制、400个以上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规模种粮主体开展单产提升行动。
三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投入标准,扩大整县推进试点,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等参与建设管护。新发展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以上。推进30处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成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
四是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抓好田间管理、单产提升、防灾减灾等工作,把技术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总结推广一批节本增产增收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及早落实应对防范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三五”时期,山西高标准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近三年,耕地总量连续实现净增加;连续24年实现省内占补平衡。总的看,全省耕地保护形势稳定向好。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明亮表示,2024年,山西省将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确保完成山西省5649万亩耕地和474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重大政治任务,守牢守好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山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0.4%,是全国水资源严重贫乏省份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扎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让粮食稳产增产夯实基础。202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作出2023—2027年新增、恢复300万亩水浇地的部署。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新闻发言成接安指出,今年,山西省将紧紧围绕新增、恢复60万亩水浇地的任务目标,实施3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优先配套完善大中型灌区的田面工程,建设从水源到田间地头的完整灌排体系,同时积极推广喷微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不断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持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附加值,切实保障好农业用水需求,为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水利贡献。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