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灵农商银行面对经济下行、县域银行业竞争激烈,利差收窄等多重压力,在省农商行党委及大同审计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总行党委带领全行198名干部员工,卧薪尝胆,砥砺前行,一路攻坚克难、一路劈波斩浪,全力以赴支持县域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截止2023年12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49.13亿元,较年初净增6.19亿元,增速14.42%;各项贷款余额29.84亿元,较年初净增3.16亿元,增速11.84%;存、贷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0.6%和57.72%,实现经营利润6005.04万元,同比增加1267.42万元,被大同审计中心评为“2023年度增盈创利先进单位” 。
立足党建引领 凝人心聚人气
广灵农商行银行党委坚守发展定位,保持战略定力,让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示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让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干部职工的“主心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提高全员凝聚力。深入开展“支部是堡垒,党员是先锋”活动,把党的建设和业务经营发展深度融合。致力于厚植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中,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神经末梢”,从党员干部至广大职工,不断增强清廉金融文化的引领力、渗透力及影响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为增盈创利提供了保障。
立足业务发展 抓规模保质量
广灵农商银行牢固树立“金融为民”理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守牢金融风险底线,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该行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金融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制造业提质增效和满足人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力,走深走实特色化经营发展道路。强化存款营销力度,坚持上下联动,协同营销,狠抓低成本存款占比,降低资金成本。不断提升信贷投放规模,实现信贷转型。重点围绕做强设施农业、再生金属、新能源、大数据、特色手工业“五大主导产业”进行信贷支持,全面实现县、乡、村三级对接,充分发挥“晋享贷”线上获客系统优势,深入开展“整村授信”,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抓手,积极支持小米产业及其上下游运输、加工、零售行业提供信贷支持,努力扩大优质信贷规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质效,为增盈创利奠定了基础。
立足改革创新 优服务树品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广灵农商银行立足县域特色,打破思维定式,不断破解业务发展瓶颈。通过产品创新、流程优化、技术提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金融服务;该行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以及自身资源禀赋,始终保持经营发展的韧性,强化金融服务功能,聚焦特色化经营,把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该行抢抓“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战略机遇,推出“惠民贷”“惠商贷”“惠农贷”“小微快贷”等贷款品种,满足不同群体贷款需求。突出“新型化”支持县域工业;围绕“现代化”支持县域农业;坚持“市场化”支持县域服务业,为“三农”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该行实现实体贷款利息收入14846万元,同比增加2238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主力军”和 “乡村振兴主办行”。
立足风险防控 堵源头疏渠道
市场重疏、资本重堵,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才能规避银行风险。广灵农商银行紧抓风控管理红线,完善内控制度,推动形成横向监督协调、纵向监督制约、整改追责一体、全面覆盖到位的审计监督运行机制,紧盯“关键风险、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建立内控管理工作月度报告机制,将合规工作动态及时传导到全员,层层夯实责任制约制度,不断提升内控管理质效。该行党委在全系统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良好风气,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过紧日子,严格财务审批手续,控制费用支出,杜绝一切形式的跑、冒、漏、滴和铺张浪费,切实筑牢案件风险的内部防线,从源头上防堵案件风险。同时,该行建立不良贷款清收压降常态化机制,不遗余力清收压降不良贷款,通过采用现金盘活、诉讼清收、以资抵债、重组转化等压降方式,大打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攻坚战,向不良贷款要效益。
通过实施“四个立足”,广灵农商银行终于突出了被动经营的“重围”,蹚出了一条增盈创利的新路,实现了“小银行”的“大作为”。在新的一年里,该行将勇担使命,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赵多献)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