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全国对接行动计划已登陆山西

发布时间:2023-12-29 11:48:29 推广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2022年7月,教育部、工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该行动将利用5年时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问题,新增布局30个左右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100个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实施一批高校专利开放许可项目、培育孵化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中关村软件园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探索以企业需求为牵引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组织发动中关村万余家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出题”,推动高校“协同答题”,促进高校与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切实解决企业创新难题,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能和有力支撑。重点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1+1+M+N”服务模式,包括打造1个校企精准对接协同创新平台,组织北京企业与全国高校科研资源和重大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每年举办1场“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实际需求,组织高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攻关,把企业需求向高校发布;联合全国高校和企业打造M个产学研创新联合体,促进优质项目快速成长,推动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开展N场不同行业主题校企协同对接会,解决产学研合作难点痛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

3月2日,中关村软件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在北京举办,并发布“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全国对接行动计划。该活动中84家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布1100余项技术协同“需求榜”,102所全国高校院所“揭榜答题”。
“千校万企”计划将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良好机制,并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空间落地、科技服务、产业投资等优势能力互动协同,为打造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和支撑,以实际行动探索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和新范式。

12月7日,在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支持下,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主办,山西智创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中关村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山西)暨“新兴产业四链融合”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太原举行。

本次大会是“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在北京市、湖北省、海南省组织三场“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后,又一场高规格、高层次的校企协同创新对接活动,活动同期举办了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示范行动暨太原理工大学双创项目成果转化赋智营活动,这是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成立以来首次与重点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对推动校企协同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原司长雷朝滋,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宏斌,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中关村智酷董事长赵强,以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创新中心、北京元工通用航空、北京中发创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合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等相关负责人,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中心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赋智营”活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献明主持活动。

孙宏斌在会上表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天然载体,学校将密切围绕“三个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聚焦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在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有组织推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教育、科技资源的双向融合和精准对接,支撑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雷朝滋在致辞中说,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要开展机制体制改革,认真梳理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明确各类平台的定位、使命和任务,做有组织的科研。科研工作要走实走深,要遵循科学本质规律,要静下心来,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他评价本次活动极具校企协同、产学研融合的“破冰破壁”示范价值,开启了“千校万企”协同伙伴集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产教一体融合、源头项目赋智赋能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在科技成果概念验证、赋能赋智环节,太原理工大学五个年轻双创团队负责人分别进行了项目展示,由产业界、资本界、政府专家以及技术专家,四个领域专家针对项目的科研技术前景、产业化思路及未来的商业化前景、途径等依次点评指导,会后根据各位专家的评价情况形成概念验证评价报告。这种具有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代表性,成为探索科技成果从“纸”到“货”、“技术”到“产品”、“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初一公里”解决方案的重要示范,这是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后,探索与高校院所、企业单位合作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一步。

会中,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中关村智酷董事长赵强详细介绍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工作进展和未来计划,对未来与太原理工大学开展“千校万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双方举行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单位授牌仪式。

此次以太原理工大学为示范高校,探索校企协同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搭建高校与企业“出题答题”新机制,通过高校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企业出题协同研发+成果孵化加速+应用场景赋能+中关村集成创新生态服务,打造企业出题、高校企业同题共答、企业阅卷和市场检验的校企协同新范式。作为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太原理工大学正式成为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第一批共建单位,将充分依托平台的资源优势,带动“千校万企”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在山西省深入推进,助力山西省全域科教资源、创新资源与企业主体、产业需求的有机链接。

(王花 闫兆英)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