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太原迎泽街小学:仰望星空踏地行 润泽教育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5:03: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还未走进迎泽街小学的教学楼,便已听见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走进教学楼,可谓一步一景:文化长廊里,数十名古人圣贤的画像与学子们朝夕相伴;楼道间的《三字经》与《诗经》,见证着学子们的文明成长;教室内的经典名篇,在一字一句间散发着无穷的国学魅力……国学经典文化散布在迎泽街小学目之所及的各个角落。

迎泽街小学是太原市国学特色学校,秉承“学传统文化,扬中国精神,做明礼少年”的办学特色,以中华经典诗词为抓手,努力实现国学课程化。学校编写了一至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以及《成语故事》《二十四节气》等系列教材,并开展“日日诵、周周展、班班赛、人人过、年年演等系列课程。

每天清晨,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大声诵读诗词;每周一个班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进行班级诵读展示;每年六月份,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大型经典诗词诵读展示;每学期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诗词过关;每年十二月举办校园诗词大会,评选出校园十佳诵读明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滋养根源,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突出优势。系列课程与活动的开展,让国学特色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建立文化自信。”迎泽街小学校长原晓燕说。

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踢腿跑、侧交叉步……在迎泽街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上着别开生面的体育课,这不是校园跑操,而是篮球训练的基础环节。

迎泽街小学是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学校以此为抓手,开展阳光体育篮球活动,构建“日日有篮球操、月月有篮球课、年年有篮球赛”的课程体系,形成“人人会打篮球、班班有篮球队、学校有篮球社团”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开展“校园篮球月”将体育与艺术、科学进行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我们要求孩子们的篮球训练系统化、科学化,除了每班建立一支篮球队之外,还组建了啦啦队,在拼搏的球场上,大家通力合作、竭尽全力,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明日之星。”据原晓燕介绍,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是学校篮球社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在“双减”政策下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真正实现健康、和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学校还以篮球为龙头,深入推进体育教学,突出以体育人。在扎实做好日常体育活动的同时,开设乒乓球社团、排球社团、田径社团、武术社团、街舞社团、围棋社团等,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并感受体育的魅力,让体智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学楼的一楼大厅中央,布置着庄严的红色文化长廊,长廊一侧的教室里便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小小马克思书房”。书房内展示着大量关于马克思的图片,摆放着近四千册红色经典图书,旨在鼓励孩子们从小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革命教育,培养更多的小小理论家。

自开放以来,“小小马克思书房”便成为了迎泽街小学师生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红色阅读课被排进了课表,学生每周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书房开展红色阅读;大队部开展“红色故事传讲人”活动,每周一组织队员讲述红色故事;党员教师走进书房开展读书交流、主题宣讲;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学习……在“小小马克思书房”赋能下,红色成为了学校鲜明的底色。

“红色文化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有助于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防止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蚀,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原晓燕说。

(令狐高萌)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