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审核现场。资料图
“我是小任,我和妹妹都很幸运地享受了‘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的资助。在这里,我代表整个家庭表达真挚的感谢……”11月7日,市残联收到一封来自受助者小任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助残工作者的感激之情。
信中所提到的“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是我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也是2023年市政府确定的16件民生实事之一。
在感谢信中,小任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父母都是残疾人,收入微薄。她和弟弟、妹妹都在上学,经济压力较大。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入户宣传“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政策,并协助他们申请助学金。小任的母亲感激地说:“非常感谢‘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让孩子们不再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力投入到学业中。”
今年,我市启动“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以来,像小任这样受到资助的学生还有很多。为实现“应资助尽资助”的目标,项目启动以来,我市进一步扩大“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的宣传覆盖面。市残联通过《晋中日报》、晋中新闻网、《晋中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项目情况和资助对象审核工作进行了系列宣传报道。同时,各县、乡镇残联通过县残联公众号、县融媒体等平台,对项目进行了宣传报道。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传递到各处,让更多的残疾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了解了项目,并及时申请了资助。
为确保应该享受助学政策的残疾人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市残联精准识别资助对象,规范资助流程,通过建立市、县、乡三级审核制度,层层进行助学资料审核,确保资助对象符合条件。通过摸底和资料初审、复审等环节,最终,市残联确定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505人,包括残疾大学生131人、残疾人家庭大学生374人,其中,专科生147人、本科生317人、研究生41人。发放助学资金共计241.9万元,资助金额分别为专科生每人每年4000元、本科生每人每年5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6000元。
“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照亮的不仅是残疾学生的求学之路,也缓解了残疾人子女的学业压力。下一步,市残联将继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晋中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