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令狐高萌 报道)“建设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是太原市城乡管理事业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12月1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太原市委城乡管理工委副书记张莹对全市城市治理情况进行了介绍。据悉,“太原行”APP及微信小程序已开发,龙投公司249个停车场及景区周边停车场信息已接入,可为群众提供停车余位查询、路线规划等引导服务。
聚焦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更新
强化市政设施管养。围绕“路平、桥稳、水畅、灯明”目标,按照“安全为先,先急后缓”原则加强道路养护。养护道路13.8万平米,排查处置道路空洞隐患78处,维修更换井室井具2350个,粉刷桥梁栏杆1.7万平米;加强桥梁检测。首批检测维修加固大型桥梁21座,并开展第二批检测和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加强清淤疏浚。疏通管道632公里,清理管网、池渠淤泥5051立方;加强照明维护。着灯率98.5%、完好率98.1%、故障处理及时率100%,均超部颁标准。
加快市政设施建设。以“既有市政设施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为主,包括市政道路、排水防涝、污水处理、环卫设施等工程。完成兴华街道路改造、滨秀园等20座泵站、纬三路、大黑水河泵站等7项工程;加快实施东山过境辅路、汾东十一标等17项工程;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新谋划了新兰路改造、龙城污水处理厂新建等14项工程。
一网统管打造智慧城市。接入市政道路桥梁、水气热等13类数据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划分单元网格3.1万个,城市管理基础部件238.2万个。现已建成投用城市内涝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实现雨前、雨中和雨后的监测预警和实时监控,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聚焦公用事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多源互补抓供水保障。累计改造“三供一业”供水管网731.2公里、23.5万户,2022年完成压采2000万吨地下水任务基础上,2023年再压采2600万吨。全力实施滹沱河上原地表水厂和西山地表水厂供水工程。
安全充足抓供气保障。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84.8公里、户内设施升级改造190万户,整治压占管网隐患748处。今年9月,查获清徐县非法销售液化石油气“黑窝点”1个, 查扣非法运输车辆2台,气瓶94个。
多源一网抓供热保障。阳曲热源厂于10月20日点火运行,新增供热能力2000万平米;扩网461万平米。升级改造清徐热源厂,力争于12月底完成;更新改造57个小区的20年以上庭院老旧管网15公里。完成小店区长风小区等13个区域供热小区(85.76万平米)。四是超前规划布局。从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的角度定位,谋划新太一长输供热管线和中北、杨家峪2座能源岛等项目,拓展多源一网、多能互补的供热格局,确保供热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聚焦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整治,目前,累计检查工地5.3万余次,对发现的9727个问题全部整改,下达整改通知书374份,立案查处123起;加强渣土运输管理。会同交警联合开展渣土运输整治“零点行动”,查扣渣土车108台,整改问题255个,立案34起;
强化污水处理。落实省政府《一泓清水入黄河方案》,拟将污水处理厂出水三项指标(COD、氨氮、总磷)由地表水Ⅴ类进一步提标至地表水Ⅲ类标准,对现状污水处理厂(杨家堡、城南、汾东和晋阳)出水水质进行提升,进一步保护汾河水体环境质量。提升再生水回用率,全力推进再生水利用开发,谋划实施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和再生水回供九河复流项目配套工程,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强化垃圾处置。紧盯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目标,持续完善全流程体系建设。建成垃圾分类投放点5679个,垃圾转运站13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焚烧炉渣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各1座,目前,我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六城区及清徐、阳曲生活垃圾已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张莹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打造宜居、韧性和智慧城市为目标,精细建设管理城市,努力当好“城市管家”,奋力谱写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我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贡献城管力量。”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