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太原娄烦:点亮“人才大院”,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发布时间:2023-11-15 15:37: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太原市娄烦县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发展和引进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出台《娄烦县人才新政二十条》,构建起更加务实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2023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统一安排部署各乡镇按照“353”机制建设人才大院,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将人才工作同县委各项重点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为加快建成生态更优、发展更快、生活更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娄烦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筑巢引凤”

营造“倾心留才”温馨港

县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大抓人才鲜明导向,强化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由乡党委书记任院长,组宣委员任副院长,配备人才大院专员,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全力抓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体系。人才大院按照有阵地、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的“六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采用“一站多区”建设模式,建成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交流、人才展示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延伸产学研链条,推动人才大院引才聚才育才和服务人才作用充分发挥,逐步构建乡村人才工作崭新格局。目前全县七个乡镇已全部完成人才大院打造,为各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形成了“组织搭台、人才唱戏”的良好局面。

“引凤还巢”

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

娄烦县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公开招聘“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实现116个村(社区)大学生全覆盖,并以乡情为纽带,持续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人才回引活动,引导本土人才回乡工作,同时根据乡村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积极联系在外工作的创业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入各乡镇村“两委”班子等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各乡镇人才大院分类建立本土实用人才信息库、大学生人才信息库、本地综合引进人才信息库,并为人才建立个人档案,实现动态采集和信息实时更新,做到“一人一档、一乡一册”,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如米峪镇乡人才大院建立《娄烦县米峪镇乡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台账》,马家庄乡人才大院建立《马家庄乡各村(社区)人才需求台账》,实现问题需求常态化沟通,人才队伍规范化管理,为服务我县高质量发展留蓄人才资源,提供智力支撑。

“固巢养凤”

构筑“育才用才”新高地

娄烦县为提高人才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人才建设乡村、服务乡村的水平,由各乡镇人才大院通过座谈交流、调研了解等方式,掌握各类人才发展需求与技术短板,为人才针对性制定专业技能培训、农技提升课程、学术交流活动等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合口味、服水土、接地气”,切实做好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培育工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在做好人才培训的同时,组织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农技专家等人才,利用农闲时间为农户开展集中授课,内容包括种养殖技巧、病虫害管理、多渠道销售等专业知识,如天池店乡人才大院根据全乡马铃薯种植需求,组建“马铃薯专家团”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盖家庄乡人才大院聚焦文化建设,依托南峪整编旧址等红色资源培养红色讲解员,不断提升人才文明素养,真正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骨干人才。

(张踊洲)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