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太原:解码阳曲县“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红色坐标系”

发布时间:2023-11-09 17:14: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当下价值观念多元、传播手段多样给传统党课带来冲击,党员学习主动性、深入性有所下降。阳曲县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以积极探索“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为牵引,创新研发8节“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努力培育具有阳曲特色的党性教育“知名品牌”。

以紧跟理论发展为原点,严格落实首要政治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紧跟理论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家国情怀等内容,县委出题定向,由各党(工)委结合实际挖掘党性教育课程剧本。严格审核把关,邀请县作家协会专家多次对剧本进行审核把关,突出课程主题、立意和预期效果,旨在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清讲透讲实。经过多轮评比,打磨出第一批8个剧本。强化督促指导,邀请市话剧团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多次现场指导和彩排,涉及舞台效果、演绎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确保每一节课程都能给党员带来深入的理论教育和深刻的精神洗礼。

以顺应时代变化为横轴,让传统党课焕发新风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大文章,结合阳曲实践,精心打造了反映选调生踏着父辈足迹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传承》及反映社区工作者办民事解民忧的故事《小区那些事》,将大理论细化为小选题,用贴心话讲清大道理,让党员们听得懂、坐得住、学得进、有触动。构建体验场景,深度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以店子底村支前精神为背景创作的《寻梦支前》,融入现代“声光电”技术元素,配合“乡音土话”让大家穿越历史时空切身感受了支前百姓“爱党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崇高政治信仰。将听课人变成讲课人,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到村任职大学生等群体中,遴选了一批授课代表,大家全身心参与、体验式演绎,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让党课更具吸引力。泥屯镇思西村人讲述以思西奶娘白银翠哺育革命后代的感人故事《阳曲娘亲》,全场潸然泪下;东黄水镇干部职工和驻村帮扶队出演的《土豆花开》,深度还原了马驼村百姓为掩护八路军战士转移的英勇壮举,收获满堂掌声......

以回应党员需求为纵轴,着力延伸党课覆盖触角。扩大覆盖面,将8节“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录入U盘中,分发至399个基层党组织,依托“红心亭课堂”、“村头板凳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构建起“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移动课堂”,有效打破了党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建强教学点,今年以来新打造4个现场教学点,提档升级1个。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外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阳曲县红色支前精神,内部打造中国农史、思想伟力、乡村振兴、美丽阳曲4大篇章9个展厅,全面展现了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阳曲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侯村乡店子底村依托红色讲堂,举办党性教育现场教学500余场,参训学员达到4万余人次,辐射带动店子底红色旅游21万余人次,成为全市“最热门”的党性教育“打卡地”。打出组合拳,今年以来,全县还举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了“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我们这十年”主题书画篆刻摄影作品展;开展了“时间砥砺信仰,红色见证初心”红色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活动满足了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需求。

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竖轴,积极打造阳曲特色品牌。全面压实责任,将“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纳入全县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探索将课程研发与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作为评价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健全工作制度,发布“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实施规范,明确讲授内容、主体、时间、形式、流程等;制定《党课视频课件摄制标准规范》,组织摄制8节“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样片,供全县参照学习。建强宣传矩阵,依托县融媒体广泛深入报道,在“阳曲微讯”和“阳曲组工”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进行党性教育课程展播,让全体党员干部在线上接受党性教育成为一种习惯。

下一步,阳曲县将继续深耕“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努力打造更多喜闻乐见的优秀课程以飨观众,切实把党性教育课程激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进一步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黄杰)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