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令狐高萌 报道)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有力的水利保障,是实现太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11月8日,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太原市现代水网,太原市水务局表示,到2025年太原水网骨干架构将基本建成;到2035年,“一网集成、两横三纵,四源连通、循环互济,蓄泄兼筹、安全可靠,水清岸绿、河畅泉涌,智慧联动、调控有序”的市级水网体系将全面建成。
太原市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2022年,全市用水总量7.2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5.4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23立方米,用水效率在全省排名前列。
站位全局谋划水网 刚性制度约束用水
为对全市治水兴水工作进行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太原市水务局组织编制了《太原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构建“一网集成、两横三纵,四源连通、循环互济”的水网总体布局。现代水网构建完成后,将着力补齐全市在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要求、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将汾河地表水、滹沱河水、自北而南的万家寨引黄水、自南而北的中部引黄水连通,在保障区域供水方面实现互联互通、丰枯互济,为全市加快率先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太原市水务局从严格取用水审批、严格取用水管理、严查违法行为三方面对水资源使用进行掌控。全面开展取水口核查登记,摸清全市取水口数量、取水规模、取水用途、取水工程批复文件、取水许可办理情况及实际取水量等,进一步规范取用水行为,依法整改存在问题。严格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对违法取水、超计划超许可用水、取用水监测计量设施不规范等行为严格执法、严厉查处,以形成良性用水秩序。
“软”“硬”兼施安全度汛 统筹规划助乡村振兴
在防汛减灾工作中,太原市水务局应用现代化的“软”科技手段,强化“四预”能力。在预报方面,与气象局共享监测站点信息和预测预报信息;在预警方面,完善城市重点河流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全市汾河、潇河和城市九河实现了24小时重点河段全线监控;在预案方面,主要河流全部编制防御洪水方案,所有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全部审查和备案;在预演方面,组织开展淤地坝、水库抢险演练及桌面推演,突出实战化、针对性。同时,通过系统的河道治理建设,提高河道、堤防的防洪能力。对全市的防洪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梳理,针对险工险段,从2022年开始,分三年实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21项,总投资约21亿元,目前已完工5项、在建11项、列入2024年建设计划5项。同时,组织县(市、区)持续开展河道堤防、水库、淤地坝、水闸等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完成整改。
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该局以县域为单元,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村庄规划布局,采取“以大并小、联村并网”的方式,充分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单村供水标准化和应急供水精准化”四化建设。今年实施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70处,目前已全部完成;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26处,完成0.65万亩新增、恢复水浇地任务,完成清徐县敦化灌区和尖草坪区上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今年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为19.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7.57万亩,完成率90.1%。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太原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文平表示:“全市水务系统将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太原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为指导,以推进太原市东西山调水工程及水网建设其他工程为抓手,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为要求,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交出优异答卷。”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