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介休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让群众有感、城市有变、未来有期,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实施“三大改革”
把惠民生之事办实
在介休市城关乡闫冀堡村卫生室,诊室、治疗室、药房等功能服务室一应俱全,各类常见药物种类齐全,基本医疗设备摆放整齐。村医王晓斌说:“以前,村卫生室设施设备不全、就医环境差,现在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新增了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群众看病更有‘医’靠。”
同样在宋古乡洪善村,崭新的村卫生室布局规范,不仅配备基本诊疗设备,还开通了远程会诊。村医段山云通过远程会诊设备,联系到介休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为村民田永禄进行慢性病的会诊。“村卫生室环境好、设施全,村民有个小病小痛不用跑到城里,在家门口就可以诊断治疗,真的太方便了!”田永禄说。
加快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这是介休市高质量推进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介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实施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三大国家级试点,认真落实惠民实事,以实实在在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在卫生健康方面,介休市投资6600万元,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打造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配置13处室外自动体外除颤仪,为全市43万群众每人上一份人身意外保险,成为山西首批、晋中唯一的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试点县。义务教育方面,铺开4所学校和5所幼儿园新建工程,投资7600万元,为67所中小学更换电脑,安装护眼灯和多媒体黑板,完善学校功能室,扩建改造部分校舍、运动场,两年招聘296名优秀教师。农村综合性改革方面,总投资 4.62亿元,通过政府统筹调度、龙头企业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大力实施“以农造景、以景带旅、农旅结合、协同发展”126个子项目。
铺开“三项工程”
把暖民心之事办细
在主题教育中,介休市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走进介休农村各地,透过农村饮水安全、污水收处、街巷硬化三大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充分感受介休市委、市政府坚定的为民初心和浓浓的爱民情怀。
聚焦民生关切,润泽百姓心田。介休市全面铺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强农惠农工程,针对农村供水管网老化、水质较差等问题,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排查摸底,结合实际,确定“以城乡一体化供水为主、联片集中式供水为辅、单村供水为补充”的工作思路,合理优化供水布局。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积极推动宋古乡、城关乡、绵山镇和义棠镇等乡镇具备条件村庄接入城市自来水管网,提升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围绕农村供水规模化,改建6处、新建2处农村集中供水站,通过维修改造、配套升级、延伸联通等措施,扩大集中联片供水范围。围绕单村供水标准化,在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村庄,通过安装水处理、消毒和计量设施,提升单村供水工程标准化水平。围绕应急供水精准化,在实施集中联片工程的同时,保留农村原有水源,实现农村供水双水源保障;规范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积极推进管网联通,确保应急供水精准供应。
为进一步确保农村居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介休市组织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实施计量设施到村、到户,搭建智慧水务平台,鼓励设立用水协会,试点开展托管运营,科学制定农村水价和水费收缴制度,规范农村用水管理,加快构建“四化一体”的现代化农村供水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城乡联网、一体运营、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农村供水良性发展新格局。
在农村饮水改造过程中,介休市结合美丽乡村、街巷硬化、污水收集等工程,采取先饮水、再排水、后硬化的实施步骤,农村饮水改造与街巷道路硬化、污水管道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实施、一体开挖、一体回填,实现降本增效,让村庄环境更美、群众出行更畅。
水更甜了、路修通了、环境变好了……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开花,化作一幅幅生动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的口碑中,印刻在群众的心坎里。
开展“三大攻坚”
把顺民意之事办好
秋日的介休龙凤河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抢抓施工黄金期,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施工单位负责人李建斌说:“我们对龙凤河开展了河道疏浚、堤坡防护、交通便民桥施工等。项目实施后可提高龙凤河防洪能力,更好地保护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龙凤河是汾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流经介休市5镇13村,流域面积223平方公里。今年以来,介休市把实施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一号工程”,抢抓机遇、率先行动,龙凤河生态修复工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龙凤河生态修复工程包括生态治理与防洪能力提升两部分,项目建成后,将使龙凤河沿岸真正成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廊带。
除了全力做好生态大文章,介休市还在民生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发力,铺开清洁取暖、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展“大比武”等,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改前‘问需于民’、改中‘问计于民’、改后‘问效于民’。我们通过居民广泛参与,汇集民意,让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成为老百姓满意的工程。”介休市东南街道水门南街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李彦卿道出了老旧小区改造高效推进的原因。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介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对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等问题,均由群众商量着定,激发起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全力共建美好家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介休市将继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定不移为民办实事,积极回应人民热盼,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李晓雯)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