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晋中和顺:文旅融合促发展 村美民富笑常在

发布时间:2023-09-18 15:08: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一方清洌可见的天池水、一座古色古香的魅力村落……晋中市和顺县以文旅康养为核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以文塑旅,体现以旅彰文,大步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南天池村旧貌换新颜

 

驱车前往和顺县东南部的松烟镇,沿途绿意盎然,令人目酣神醉。“松涛阵阵,云雾如烟”可谓是镇如其名。南天池村位于松烟镇东南13公里处,地处太行山脉断裂带。依山傍水,风景灵秀。初秋时节,坐落在群山怀里的南天池村被云雾笼罩,美丽农家与远山青黛相映成画,宛如仙境。

村中,小桥流水、亭廊石屋……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梦想中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照进了现实。南天池村被中国民间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文化之乡。”该地依托自身原生态面貌和文化底蕴形成了一条完整而生动的故事情节链,如:天河池、天河梁、南天门、牛郎峪、金牛洞、饮牛池、簪峪(磨峪)、牛郎庙、织女庙、相思背、喜鹊山、风冠山、以及驴打滚、八仙洞等等文化遗迹。南天池村通过“文化+旅游”模式,让村里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转变了南天池村传统的靠天吃饭发展模式,并逐渐形成规模宏大且超越村域范围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之前家里收入以种地为主,还喂点猪,但基本属于赔钱状态,在加入村里集体发展的旅游业之后,收入变多了,生活也过得好了。”村民冯秀琴笑着说道。

2021年,南天池村以智慧党建为引领,具化、深化“一堡垒五中心"模式,新建了一堡垒五中心。进一步促进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效升级。2022年南天池村实施省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进行街巷铺装7142平方米、铺设强弱电入地管网共3100平方米、新建300立方米化粪池1座、高标准修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以及村内环境整治12900平方米。经过重建和修理,整个小山村古色古香,风光怡人。

“中国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文化之乡”“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太行人家”……如今,文化旅游吸引着越来越来多的游客,南天池村紧跟时代步伐,利用“非遗文化+旅游”模式,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魅力许村走出国际范儿

许村地处和顺县松烟镇西南,东清漳源头西岸。北倚金架峰,南邻玉狮峰,左为卧龙山,右为凤凰山。境内周山环绕,锦屏如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走进许村,古朴而又清秀的气息扑面而来,和顺“小江南”名副其实。

许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并且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晋冀两省的贸易中心。后来到了抗战时期是386旅老二团、晋冀豫边区政府高等法院和区政府长期驻扎的地方。

如今提起许村,“中国和顺乡村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当下一张靓丽的名片。2011年至2019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和顺乡村国际艺术节”,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中外艺术家、专家、教授、学者驻村创作。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由具有民族特色的老建筑改造而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带来惊喜和启发,也为当地居民带来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已成山西师范学院等11个国内外艺术机构和院校的写生创作基地。集体盈利已将近10万元,期待未来的许村越来越好。”大学生村官郜晓玥说。

在国家和省市县扶贫政策的扶持推动下,产业发展态势十分强劲。村里的绘画摄影展览、艺术采风研习、根雕牵绣泥塑、农家乐新民宿等文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助农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单农家乐一项,最盛时期,常住的210多户农户中有70多户开办农家乐,户均年纯收入达到3万余元。

“农家乐干了有很长时间了,生意不错。”村民乔燕文指着院内住满的三间房,高兴地说,“年纪大了,干不了农活,这比打工强。”

许村打造了一个非物质文化和特色产品展销中心、两套研习基地配套设施。同时,引导和鼓励有情怀有实力的本地创客回村创业,从打造高标准新民宿切入,提升壮大全村民宿农家乐产业。此外,许村也积极引进专业化经营团队,盘活渠岩工作室、咖啡馆、红色记忆展馆、农耕文化展馆、知青生活展馆、老井等特色资源,推动许村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王楠 曹亚楠)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