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新征程干事创业战鼓,凝聚起晋中市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澎湃力量。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156”战略举措,为全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其中,“六大工程”之一的“产业振兴”工程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优”农业,持续优特发展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这是晋中市建设农业强市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更是全市农业产业不断向高质量迈进的生动实践。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把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广袤天地间,全市农业战线正在以昂扬姿态书写晋中新答卷。
(一)
8月26日,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生物兽药产业园,王彬博士正在专注地做着实验,即便是周六,他仍在实验室度过了将近6个小时。
“漫长的实验是枯燥的,但没有哪个成果不是在一次次实验中得出来的。”从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到实验室,看似遥远的距离,在王彬心中却有着直接联系。他认为,“无论做‘优’农业,还是做‘特’农业,都需要政策层面持续引导,这关乎科研人员能否专注做一件事情,而晋中市的决策让人安心,更让人信心倍增。”
生物兽药被称为动物安全领域的芯片,兽医学是山西农业大学唯一一个B类学科,作为学科引进人才,又是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生物兽药产业园技术负责人,王彬介绍,正是得益于双方强强融合,得益于晋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运营,他们团队不到一年时间,已开发针对畜禽和宠物诊断检测试剂盒60余种,可对猪瘟、禽流感及犬猫传染病等20余种流行病原开展检测。其中,牛支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是国家一类新兽药。就在近期,一种针对猪流行性腹泻pcr的检测试剂盒在他们团队诞生。在未来,他们的目标是,打造集试剂研发和生产、动物疫病与食品安全检测、兽药疫苗研发和生产、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生物兽药全产业链,为中国动物安全作出晋中贡献、山西贡献。
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主任郝俊利表示,农高区“特”“优”势能明显,要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就必须高扬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科研优势,立足前端产业,着眼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其次,必须聚焦产业培育,通过加强龙头带动、品牌培育、技术引进、载体建设、农民培训,在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新品种引进推广、农副食品加工、科技服务网络构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谋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以全域农高区建设引领全市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推动“特”“优”农业全链条升级,如何升级?前不久,刚刚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寿阳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田畴沃野,寿阳县西洛镇段廷村的千亩制种基地里,一排排玉米迎风猎猎。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也是寿阳农业的优势所在,特别是“三控三增三提升”的玉米旱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被专家誉为“全国旱作玉米生产最高水平”。
“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更要有优质的种源,制种就是我们的核心。”段廷村党总支书记赵继斌介绍,基地通过运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技术,不仅实现了科学化种植,产值也有望翻番。除此之外,今年,段廷村还引进了聚四方种业有限公司、煜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制种产业,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发展模式,并在品种选育上注重绿色、优质、高产,全面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托管,为寿阳县探索区域性种植提供了经验。
寿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海平说:“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寿阳县将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以建设‘华北有机旱作农业之芯’为总定位,围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一圈四区’总布局,积极推进‘两片十二园’建设。以延伸玉米绿色循环产业链和城郊‘特’‘优’农产品直供链为方向,以‘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为驱动,推动‘藏粮于地’产生收益并投向‘藏粮于技’,着力构建以‘一站两中心三平台四基地’为主干的有机旱作农业,全力打造全国有机旱作农业高效示范标杆和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同时,出台支持示范区建设的专项政策和人才激励办法,确保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0%用于农业农村,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比例达到60%,解决创建工作的后顾之忧。”
(三)
秋风渐起,连续的阴雨天气未能影响平遥县宝荣食品有限公司将一车车“平遥油花花”发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这是平遥特产,也是晋中味道。
“提升‘特’‘优’农业品牌影响力”是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的号召,无数农业战线奋斗者也在持续发力。除了平遥县宝荣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更多满载“晋”字号特色农产品的车辆正在从我市11个县(区、市)出发前往北京市场,充实首都人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近期,“特优晋中”农产品推介暨招商引资会将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办。
设计展位、联络企业、组织人员……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质量品牌发展指导站站长王小玲忙个不停,她表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对接北京新发地洽谈有关事宜,市县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印制了《山西省晋中市特优农产品暨招商引资指南》《晋中特优农产品宣传推介资料》,目的就是希望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推介晋中农业,进一步叫响‘晋膳天下·特优晋中’的农业标识。”
事实上,为下好“特”“优”发展先手棋,早在2022年8月28日,我市第一批“特”“优”农产品就成功入驻北京新发地,建立了“特优晋中”品牌农产品展厅,成为晋中“特”“优”农产品向全国各地宣传推介的永久窗口。截至目前,已有60家企业160余种产品入驻北京新发地,品类涵盖主食糕点、杂粮、酿品、果品、肉蛋奶食品、功能食品等。
“与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合作,对扩大晋中‘特’‘优’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武建林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全面理解把握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聚焦奋进“两个基本实现”主攻点和转型发展主基调,以“加快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特’‘优’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目标,在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品牌培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推进“特”“优”农产品转型升级,擦亮“晋中”这块金字招牌。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晋中“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转型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史俊杰)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