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晋中市准备这样干——立足高质量发展 主抓八项工作

发布时间:2023-08-21 10:15:24 推广 来源:晋中日报

紧抓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八个聚焦”,全面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8月18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按照市委、市政府中医药强市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主抓八项工作,全面开创中医药强市新局面。

聚焦“名院”建设,通过“强龙头”“强基层”分层次推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市中医院在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提升进位,榆次区中医院、介休市中医医院、平遥县中医院晋级,灵石县中医院新建项目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左权县中医院开诊。到2025年底,全市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每千人口床位数达0.85张,二级及以上县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占比达60%,门诊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达10%以上,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达30%以上。

聚焦“名科”建设,全面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对市级以上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扩大优势病种诊疗范围,推广实施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三级医院年优势专科门诊人数达到3000人(次)以上并逐年增加,二级医院优势专科年门诊量占到全院年门诊量的25%以上,榆次区、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中医医院积极推进“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全市村医普遍掌握4大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聚焦“名医”建设,持续壮大人才队伍。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培育中医药青年拔尖人才、中医药领军人才。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在开设名医工作室的同时,加强“博士工作站”的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从业人员培训,加强中医师承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实现县县全覆盖。

聚焦特色优势,延伸中医服务内涵。规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积极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推进基层糖尿病、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心脑血管疾病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以及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逐步提高覆盖率。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推广中医康复方案,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聚焦健康发展,抓好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榆次区、平遥县、介休市作为中医药管理改革试点县,积极探索,健全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价格调整机制和医保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聚焦业态融合,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2023年新建中药材基地3万亩,新建中药材标准园2000亩,打造标准茶园1000亩,中药材产量达到1万吨,打造以左权县为中心的连翘生产基地。支持广誉远、德元堂等重点中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全力打造“安宫丸”“龟龄集”“定坤丹”三大品牌。推进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山西慧农富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锦烁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实施,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平台推介中医药发展成果。

聚焦文化建设,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推进太谷区、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项目。通过开设“健康大讲堂”、组织“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依托“千名医师下基层”“晋中名家讲中医”“岐黄进基层义诊活动”等,让群众就近获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场所普遍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

聚焦“数字中医”,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提高县乡两级远程会诊能力,全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全市中医药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张莉芬)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