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要有高标准市场体系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是保障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着眼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市着力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体系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不断迈进,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设立高质量发展窗口,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水”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潜力。今年前半年,我市新增市场主体4.15万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3.52万户。
市场主体的发展、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自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高标部署、高效推动,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主动牵头抓总、强化协调督导,立足部门职能,在全省首先设立高质量发展特色窗口,紧紧围绕企业准入、个人事项、项目审批“三方面”,大力聚焦金融首贷、质量发展、人才服务“三领域”,持续做好前端服务、增值服务、延伸服务“三服务”,扎扎实实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建设,不断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按照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目标,我们围绕市场主体的培育、开办、建设、运营、退出5个阶段,针对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人才服务、质量提升、信用服务、扩产变更、迁移退出10类内容,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服务。”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准入科科长郑彦博说,高质量发展窗口目前分为金融窗口、人才窗口和质量发展建设窗口三部分,针对中小企业首贷、大学生及高素质人才创业以及品牌、标准化、计量检测建设等一系列质量设施建设提供服务。不仅如此,还在全市各银行网点推出了“营业执照多点帮办”服务,打造了“一刻钟办照圈”,现已与10家银行机构签订协议,代办银行网点达300余家,预计全市代办网点将突破600余家,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多跑路”,加速市场主体准入准营。
有了更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市场主体收获了更多“看得见”的获得感。
“我们总部公司要重新成立一个新公司,晋中市旗下的75家连锁门店都需要重新办理营业执照和各类许可证。按照常规,单独一家门店从申请到拿证至少需要5到7个工作日。如果75家门店同时办理,最快也需要两个星期时间。”晋中新长城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质管部经理许凤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窗口工作人员周六日加班全程网上办理,且通过视频验收,从网上提交资料、名称核准到最后审核通过领证,仅仅用了3天时间,“政务服务更用心,企业群众办事更暖心。晋中以积极主动的作为、改革创新的成效持续擦亮政务服务品牌,让企业的获得感更实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之舟乘风破浪
在山西广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间,墙上密密麻麻挂着的各式各样的专利证书,成为企业创新活力的荣誉见证。公司董事长李计双说:“企业投入大量精力与资金,不断攻关行业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题,尤其是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进企活动,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目前,我们拥有授权专利15件、 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软件著作6件、商标注册11件、肥料登记证12件,有了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更有信心和底气走出去开拓市场。”
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的纽带贯穿研发、制造、营销全链条,以其特有的体制机制激活市场主体“细胞”。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市市场监管局自2020年9月加挂知识产权局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山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和运用促进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打造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上,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晋中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联系机制,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
在强化市县机构队伍建设上,市级层面调整充实了市级知识产权机构和队伍,知识产权科室增加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科、知识产权规划和运用科2个科室;县级层面,市委编委印发了《关于各县(区、市)市场监管局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的通知》,全面加强县级知识产权机构队伍建设。
在完善行政保护体制机制上,与太原、忻州、长治、临汾四市签订《山西中南部五市跨区域维权保护合作协议》,形成区域保护协作工作格局。协调或参与成员单位开展的“昆仑”“龙腾”“铁拳”“蓝天”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和完善司法保护机制,与公检法部门签订《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实施方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落实知识产权领域“两法衔接”、行刑案件查办衔接机制。建立全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在全市设立1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和12个工作站,实现市、县两级维权援助体系建设全覆盖,切实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今年5月,为理顺和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制,在市综合行政执法队设立知识产权执法中队,集中对接和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和人员缺少的问题,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投诉举报、侵权假冒案件受理和查办工作效率,打造知识产权严保护强保护工作机制。
持续构建严密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随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全市知识产权领域呈现“多点开花”的盛况。1至6月,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07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78件、商标注册量达1701件。截至6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00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3148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
开展信用提升行动,让企业发展活力涌动
人无信不立。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为企业运行带来许多便捷与优惠,而不良的信用记录却会让企业处处受限。
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开展信用提升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迫切需要,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把信用提升行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着力提升信用修复效能,切实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信用提升行动取得实效,今年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助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加强信用培育、创新信用监管、优化信用服务、加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明确了9项具体任务,积极助企守信、依法助企塑信、精准助企复信、推动助企用信。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全省市场监管系统 “五全为基、六有为要”的总体思路,我市将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为切入点,加大市场主体信用培育力度,加快信用环境塑造,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合规能力,形成守信重信的市场氛围。创新信用监管工具,打造精准高效和包容审慎的信用监管机制,为守信者提供更宽松的监管环境。同时,着力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管服务机制,提升信用修复服务水平,发挥信用信息作用,提高守法守信市场主体获得感,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到2023年底,通过信用提升行动,全市市场主体守信合规意识得到明显提升,信用监管的关键制度和有效工具建设取得新突破,信用监管助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依法依规为31户市场主体办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帮助3370户企业、5770户个体工商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恢复正常经营状态),为各类市场主体带来“及时雨”、注入“强心剂”。
“开展信用提升行动,我们还将积极创新信用监管方式,依托全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推行精细化、差异化的智慧监管,按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将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政务服务和信用修复机制,创新信用修复“零跑腿”“异地办”服务,对无法当面提交材料的市场主体推行“网上办”“邮寄办”,既体现有温度的“管”,更体现有力度的“服”,最终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郭娟)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