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令狐高萌 报道)近日,山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制定一部符合山西省情、突出地方特色的基础性地方性法规,对于补齐山西公共文化领域立法短板,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谭继海表示。
该《条例》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属性,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从设施建设与服务、品牌建设、社会参与与保障等板块出发,共设7章37条。通过压实各级政府责任、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加强公共文化品牌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进一步规范了山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在上位法基础上,《条例》第七条按照市、县、乡村等三个层次,增加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种类和要求的规定,使全省公共文化设施标准更加清晰,更具有可操作性。
《条例》第二十四条,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从明确政府职责、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作用和加强对在校学生教育引导等方面作了规定;《条例》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建立促进民间文化人才发展培养、评价机制,加强对民间文化人才的培养等。
此外,在促进民间文化人才培养方面,《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馆、书店、公共阅读空间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通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参与运营、提供设施、捐赠产品等方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