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姚荃茂 报道)受先天条件欠佳、开采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偏低等因素影响,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一直是长期困扰煤炭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其储量占到全国可采储量的20%以上,产量却只占全国总产量的8%左右。部分煤矿长期“采厚丢薄”,造成煤炭资源浪费,且不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薄煤层的开采意义并不“薄”。如何做好薄煤层开采的“厚”文章,笔者在山西焦煤汾西矿业临汾公司金辛达煤业(以下简称“金辛达煤业”)找到了答案。
薄煤层智能开采 做好“厚”文章
科技创新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宝”,薄煤层智能化开采可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利用薄煤层综采技术开采保护层,充分释放安全产能。
按照厚度,地下开采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其中薄煤层低于1.3米,在我国85%以上矿区均有分布。在煤层储量中,薄煤层开采比例逐年增加,薄煤层多为优质煤炭,开采意义重大。
对此,金辛达煤业矿长邢文彦讲道:“提升薄煤层效益,离不开智能化方向,特别是对薄煤层的开采,要从最开始的设计时就要做准备,根据金辛达煤业实际地质条件,采区采用单翼布置,“110工法”开采,增加切眼长度,工作面走向长度最大可达2400米,切眼长度达到260米,单刀产量提高1.5倍,同时这也减少了端头的进刀时间占比,提高了割煤效率,产量提升1.1倍。”
煤矿智能化开采,最大程度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金辛达煤业采煤队队长方跃忠向笔者介绍到,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通过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采煤机记忆割煤技术,结合设备姿态反馈、工作面视频监控,实现了在顺槽集控中心对综采设备的远程控制(干预),原先需要11个人干的活现只需要7个人左右,采煤队整体也由原先74人缩减到50人,智能化的应用真正达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效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开采效率整体提升3.8倍。
“山西焦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必须推进转型升级发展,推进智能化、智慧化建设,而精益化管理则是提升员工素质、筑牢安全生产根基的的题中应有之意。”金辛达煤业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建军如是说。
小小“交接牌” 蕴含大精益
“立足当前、长远谋划、科技引领”这是金辛达煤业在精益化管理上一直在遵循的理念。记者在方跃忠的办公室看到,在一进门左手对应的挂钩上一枚小小的“交接牌”显得那么亮眼。方跃忠说:“这正是我们在践行精益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精益化管理三年多来,干标准活已成为员工习惯,精益已成为员工自觉行动,用最少的付出换来既保障了安全生产,又实现了生产线的高效运行。”邢文彦说道,“交接牌”是公司上到矿长,下到队长、班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针对皮带头、集控台、转载机、刮板机机头、采煤机、支架、刮板机机尾等多个关键性岗位点制定的,等多个关键岗位点制定的,涉及早、中、晚三个班共30余人。
“我们班组每次到达工作面后,首先就是针对各自管辖的范围进行检查,没有问题后就会把‘交接牌’给了上一个班组,如果上一个班组有人拿不到下一个班组递交的‘交接牌’,那么,他当天班务会公开栏中的工分收入就是零,就没有收入。”金辛达煤业综采队采煤机司机曹敏敏对记者讲到。翻开6月1日的综采队以量计资工作量台账,记者看到每个班组当天所做具体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勤人数、班组成员记分都一目了然,并且都有本人签字认可,跟班副队长签字。
一枚小小的“交接牌”激发起的是员工的一份责任心。在曹敏敏看来,采煤队作为煤矿工作链条上的关键环节,责任重大。“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引领,团结、奉献等企业精神推动,金辛达煤业每位员工都在发挥个人潜能,围绕提质增效花心思,在精益化管理方面出点子,把精益化管理做细做实。”金辛达煤业矿长邢文彦对笔者说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智能化赋能已成为重塑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作为山西焦煤“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标杆矿井”,金辛达煤业将继续坚持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引进智能化掘锚一体机,建设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引进试验矸石充填开采新技术,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让精益化管理在这里继续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