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3-06-26 09:46: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用好杏花岭区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联合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组织开展了一场大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的红色研学活动。

杏花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涧河镇党委书记赵联庆,区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刘志宏,区教育局师训科、教研室相关教师,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平民中学、杏花岭一中、后小河小学、解放路小学师生代表共计102人参加此次活动。

观看红色情景剧 追寻先烈遗志

师生齐聚国民师范党教中心观看了视频原创情景剧《牺盟牺盟》,生动的革命故事把同大家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先辈们一句句慷慨激昂的口号、一个个热切追寻的眼神、一幕幕英勇战斗的情景……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先辈们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路上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召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讲述红色思政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大中小学生代表纷纷走上讲台,讲起了思政故事。

首先,小学生代表后小河小学张药欣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做了题为《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的演讲。她激情飞扬地分享了在学校“百节思政课,千人大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程学习中的成长体会,她说:“作为新时代新队员的我们,就要铭记党的精神,紧跟党的脚步,奔跑新时代。”

接着,中学生代表太原平民中学张瑾嬿做了题为《百年传承 爱国荣校》的演讲。她从六个章节带领大家细细回溯了平民中学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史、一代代平中人满腔赤诚的爱国史。

最后,大学生代表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程文静同学畅谈了成长中扎根的重要性。她在题为《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的演讲中,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例告诉弟弟妹妹们只有勤奋学习、努力锻炼,做一棵深深扎根的大树,才能长得高、站得稳、枝繁叶茂。

参观国民师范旧址 触摸历史脉络

国民师范旧址分为《育才学府 革命摇篮》《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两个展区。学生们跟随着讲解员走进展馆,在尘封的历史间探寻:触摸那一件件斑驳的历史遗物;聆听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凝视那一张张记载着历史的照片……同学们在红色地标的行走中感受着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后,同学们三两作伴,或静静伫立、或细细瞻仰、或慢慢行走……他们俯身在厚重的墙壁上、展柜侧,拿起手中的笔,在“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足迹卡”上郑重地记录下自己满满的感悟与收获。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务实之举。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为思政一体化开辟了新的时空,实现了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近年来,在杏花岭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教育局始终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盘”,依托杏花岭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国情教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基地建设,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特色品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形成了教室里的思政课、行走中的思政课和舞台上的思政课三种实践形式,成为全市教育系统区域推进思政教育的排头兵。

“这次红色研学活动充分发挥了‘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优势,拓展育人空间,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我们相信,杏花岭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定会在聚力探索中打造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造出具有现实关怀与人文温度的思政课堂,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杏花岭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令狐高萌)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