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太原市晋源区首届“牺汤”文化节人气爆棚

发布时间:2023-06-21 17:32: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喝美味牺汤,品晋源味道。 6月19日,晋源区首届“牺汤”文化节在晋源区旭龙·晋阳集市盛大开幕。传承千年的美食,精彩绝伦的演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打卡。

华灯初上,旭龙·晋阳集市内闻香而动的人们在各个食铺前流连忘返,商户们脚不沾地为客人备餐上桌,舞台上太原秧歌夸特产、相声、歌舞轮番上演,一曲富有本土特色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品尝着各式美食,欣赏着花样表演,集市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非遗传承人郑永强的铺面上,支着一口大锅,里面是翻滚的羊骨头、下水以及厚墩墩的羊肉,只见底汤清澈透亮。一把胡椒粉一把盐的奇妙搭配,成就了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的晋源牺汤。郑永强正忙着将出锅后的羊肉羊杂切片,配之盐醋腌过的羊血,浇上汤汁,放上煮好的压面或粉条,再撒上碧绿的香菜和葱花,一碗香气四溢、美味悠长的牺汤就做好了,和着盛夏的暖风,香味直扑鼻腔,沁人心脾。人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牺汤,一边擦拭着额头渗出的汗珠。所谓“六月牺汤赛人参”,三伏天喝牺汤,不但能够驱散体内五脏的积热,释放体内毒素,更能起到“冬病夏治”的神奇效果。

而秉承晋源牺汤传统的西寨牺汤,则以“六呼”吸引一众人。油乎乎、热乎乎、烂呼呼、肥呼呼、香呼呼、美呼呼的西寨牺汤让人欲罢不能,一碗牺汤下肚,让人全身冒汗,却又感神清气爽、精神倍增。

最具特色的要数晋源餐饮协会前主席李拉弟创新的猪牺汤,俗称“喝油”。做法和羊牺汤相似,却是用猪下水做成的“油”,灵魂也来自那锅“老汤”。需得用猪骨头、猪脊骨细火慢炖,再将清洗干净的肚、肠、肺、心、肝等脏器用开水汆透,冷水下锅,煮开后一遍一遍除去浮沫,撇出油脂,最后再将二者混合熬煮出锅。而猪“油”中的粉条则为红薯粉条和米粉,润滑有劲,使得这种用猪下水精制而成的汤食经久不衰,成为传统名菜,大受人们追捧。

除牺汤外,晋源非遗商铺前也都人气满满,孙记桂花元宵、晋祠旋凉粉、晋祠馏米、晋源糍粑、水灌肠、三鲜烧麦、漏鱼儿不一而足。与此同时,集市内还汇聚了数十种特色美食,海鲜烧烤、铁板烧、沾串串、剪刀面、麻辣烫、肠粉等应有尽有。

晋源牺汤源于周朝“牺牲祭祖”的古老习俗。据史料记载,西周贵族用全羊祭祖后,将全羊煮熟,连汤带肉分给族人享用。西汉初,汉文帝治代(太原)17年,轻徭薄赋,奖励农耕,禁止宰牛,喝羊牺汤随之流行。北齐始,游牧民族赶着大量羊群涌入晋阳,羊被普遍用于寻常百姓的祭祀活动中。祭祀完毕后,煮好全羊,连汤带肉分给全村百姓享用。晋源牺汤融汇了中原农耕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对羊的烹饪经过无数代厨师和乡民演变,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全羊牺汤”。晋源牺汤是古老的“牺祭”流传在民间的完整保留,一直流传至今。

据了解,此次“牺汤”文化节共为期4个月,将持续到10月底。参与商户22家,其中本土非遗“牺汤”商户4家,其他本土特色商户18家,为了让食客在活动中有最佳体验,活动期间将不定期推出精彩文艺表演,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晋源文化的独特魅力。

(杨润德 梁月仙)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