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山西太谷中药康养:老字号激活新产业

发布时间:2023-06-15 10:01: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盛夏时节,阳光炙热。位于山西晋中市太谷区的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内却是清凉舒适,进门处“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古训赫然醒目,犹如一剂良方始终铭刻于每一位广誉远人的心中。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历史积淀深厚,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设立的广盛号药店,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品品牌,曾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店”,以其近500年无断代的传承,享有“中华中医药活化石”的美誉。2006年获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称号,成为山西省医药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提到广誉远,人们很快会想到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这三个主导药品历史悠久、疗效卓著,是我国传统中药宝库中的珍贵品种。其中,龟龄集是我国最早也是现存唯一并收录《中国药典》的中药复方升炼剂,它采取多种珍贵药材,应用道家特有的“炉鼎升炼”技术炼制而成,由明代皇帝嘉靖赐名,清代皇帝乾隆称其为“不可一日不用”之补品,2004年认定为国家保密品种;定坤丹由清代乾隆年间全国名医集体创造,乾隆皇帝赐名,是妇科综合治疗制剂的最高总结,也被认定为国家保密品种。广誉远“安宫牛黄丸”采用独特的炮制及制作技艺而成,是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它们均已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公司还拥有10个独家产品。依托传统特色,致力于创新发展,广誉远已成为我国传统医药重要的传承基地、生产基地和科研基地。

“相传古代医者为人医病,痊愈者便会栽杏树为报,杏林因此而得名,在我们太谷有三个杏林村”龟龄集、定坤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柳惠武认为,太谷自古以来便是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打造中药康养专业镇资源禀赋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3年4月,太谷中药康养专业镇被评定为晋中市市级专业镇,太谷区中药康养产业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广誉远生产车间。 阴娜 摄

太谷区拥有广誉远国药、黄河中药、元和堂3家中医药龙头企业,6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9所民营医院,328个中医诊疗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25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208人,“山西省基层名老中医”,“市级名中医”,“太谷名中医”等各类名医10余人,2个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1个传承工作室。建成了以广誉远国药、黄河中药、元和堂等一批中医药企业集聚的南山医药园区,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上缴税金超1.5亿元。形成了包括丸剂、粉剂等九大类剂型400余个品种的中成药产业体系,构建了以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为核心,集产业、文化、康养、旅游在内的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围绕晋中市“一年夯实基础,三年重点突破,十年建成强市”的总体思路,太谷区出台《晋中市太谷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晋中市太谷区建设中医药强区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完善中医医疗体系建设、提高中医医疗水平、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中药资源合理利用和中药产业发展四大工程。

黄河中医药博物馆一景。 冀彬彦 摄

乘着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的东风,打造国家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和生态种植基地,以山西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的繁育为核心,形成了“育、种、植、采、加、储、运、销、医”九大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起了贯通上下游、打通产供销的完整产业链。

依托太谷区深厚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吸引力、优质的中医药产业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全省康养目的地。重点探索传统养老院拓展服务+专业团队安养模式两种模式,将医务工作和住养护理工作深度融合,从社区、居家、机构养老各种形式的医养融合模式着手,贯穿整个护理流程,获得“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荣誉。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致力于探索文化与医养相结合、教育与旅游相促进的复合产业发展新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康养服务产业标杆和知名品牌。

接下来,太谷区将持续做大医药龙头企业,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晋商养生文化、开发针灸号脉、药膳泡汤、健康体验等衍生产品,探索医养结合、医旅结合发展业态新内涵,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太谷中医康养专业镇。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