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味道很好,以后再也不用在家里凑合着吃了。”“现在一块钱都买不了俩包子,这里却管饱,政策真是好呢!”近日,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秋子村“长者食堂”开业迎客,老人们在这里可以一元吃午餐,一周不重样。提起“长者食堂”,秋子村的老人们赞不绝口。
临近正午,老人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北城街街道秋子村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的大厅,办理就餐卡并排队等候用餐。到了中午,工作人员端上了香喷喷的鸡蛋汤和包子,饭菜的香气弥漫了整个食堂,老人们夹起筷子品尝美食,唠着家常、享受着温馨。
中午,老人们在“长者食堂”享用午餐。
据了解,秋子村有1105位村民,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309人,80岁以上老人20人,如何让这些老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在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下,秋子村率先试行,依托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提供的便利条件,办起了“长者食堂”,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元午餐”,8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用餐。
临近中午,老人们在北城街街道秋子村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办理就餐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座城市对待老年人的态度,点点滴滴都折射着城市温度,体现着民生情怀,寄托着为民初心。
北城街街道秋子村村民李东菊今年64岁,儿女在外工作,老伴儿还兼职打工,常年家里就自己一个人,去年她胳膊又做了手术,做饭不方便,“做一顿吃三顿,一个人凑合吃”成了她的常态。“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不想煮饭,自己买点挂面方便面,吃腻了就不想吃了。天天吃剩饭,对身体也不好。现在大家来这儿吃饭,一起聊聊天也开心。”说到这里,李东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人对我们的服务水平、饭菜口味都比较满意。”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餐厅大堂经理张红霞介绍道,“在以后工作中,我们会更加注重服务细节,提供色香味美的饭菜,让老人们吃得更加舒心、安心、放心。”
“今年,我们办事处把目光投向了广大农村,计划先打造三个试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吃上可口、舒心的热乎饭。”北城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珍珠说。去年以来,北城街街道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模式,街道8个社区全部成立“社区食堂”,1300余老人办理了“老年人就餐卡”,率先成为全市首家实现社区食堂全覆盖的街道,解决了辖区居民盼望已久的助餐问题,打造出舌尖上的养老新模式,解锁了社区老人的幸福密码。
民生就是民心。为了让更多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家门口的“养老福利”,秋子村也将不断完善“长者食堂”制度。“下一步我们计划和餐厅进行沟通,组织一支送餐队伍,为行动不便、距离较远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把我们的爱传递得更远。”讲到“长者食堂”未来的发展,秋子村支委委员张静眼中充满信心。
“长者食堂”的建设只是一个起点,北城街街道还将不断加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快打造家门口的“阅读室”“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探索多元化、多样式服务形式,用真心真情,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让老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刘杨 毕一力)
责任编辑:令狐高萌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