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指引迈大步 悠然阳城现雏形
发布时间:2018-04-21 16:35: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段祎雨 郭学良 白军社 牛志军)坚信,是一往无前的力量。指引,是航向修正的明灯。近十年来,山西省阳城县始终坚定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阳城时,对阳城做出“见新见绿”的评价和指示,使阳城县顺利驶入了绿色发展的快车道,走出了一条“产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产煤少卖煤,产煤不靠煤”绿色发展之路,开启了该县“悠然阳城”发展新篇章。
2012年起,该县阳泰集团尹家沟煤业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见新见绿”的指示,致力于破坏资源二次回收的技术研究。目前,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共回收3#煤优质资源28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9亿元,为国家上缴利税4.5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而在集中供热工程中,该矿突破了县城高差128米、乡村高差240米技术难题,5年内,共投资7.5亿元,铺设主管网70公里,二次网300公里,建设换热站97座,实现供热567平方米,使3.6万户居民,10万人受益。
阳城县县委书记窦三马带领全县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能源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在该县,町店镇八里湾旷野上,国新能源建设的大型煤层气集散站正在加紧建设;全县8万户煤层气用户占到了全县总户数的70%以上;223个村建立了光伏发电站,占到了全县行政村的一半,其中,南部山区河北镇河北村光伏发电一年的收益,就为村里建起了150多亩辣椒基地;南部山区60万千瓦时的风能发电项目,一期一单元工程已顺利竣工,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9000度,可节约标煤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万吨。
“见新见绿”如同一盏明灯,时刻照耀着美丽阳城。近几年,该县在旅游产业上,再探新路,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5A级景区皇城相府、4A级景区蟒河景区,4A级景区阳城天官王府和以“华北地区保存最好的喀斯特封闭式洼地、亚商山草句类草地和远古文化、商汤文化”而闻名的析城山,加上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悠久的古堡民居,多方位打造着“悠然阳城”的品牌。
同时,为丰富全域旅游,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带领阳城县立足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把种“农田”变为“卖风光”,把“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积极把旅游开发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引导农民围绕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创家业、创新业。在该县,演礼薰衣草庄园开园就吸引了二十余万游客,创收五六十万;固隆乡“一基地两大区”17个项目占了阳城中国农业公园整个项目的45%,万亩优质核桃、千余亩特色采摘园已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而位于董封乡东哄哄村的“金花月溪”则会让人体会到诗和远方;北留镇皇城相府周围,半亩园、橡树湾、可乐山观光等农庄、采摘园、小火车观光等项目,则是依托皇城相府品牌和客流平台,借助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带动农民增收的乡村致富项目。
此外,为全面落实“见新见绿”,以推动阳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阳城县县委、县政府在生态环保领域,大手笔实施了蓝天阳城、清水阳城和生态阳城三大工程。
据阳城县环保局局长蔡树峰介绍,为解决冬季燃煤供暖造成的雾霾和空气质量下降问题,阳城县采取了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和气化阳城两个方面的措施,并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锅炉提标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投入数亿元用于县城和农村冬季清洁取暖联片工程,实现了全县396台燃煤锅炉全面完成清洁能源改造。
阳城县又上下一心,持续推进“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工程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等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城郊旅游业、新型农业、现代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产业建设,全力打造山水园林县城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着力构建生态美、百姓富、环境优、实力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
“以前环境比现在差远了,那时候老百姓觉得靠山要吃山,都上山打猎、砍柴,半座山都是光秃秃的。”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已经70岁的时旺成老人冲山上吼上两嗓子,几十只猴子便从山涧聚拢,驾树而来。据他介绍,该地猕猴已增加到了1000只左右,存活率在95%左右。放眼四望,如今的蟒河,山峦叠翠,泉水淙淙,不仅森林覆盖率高达92%,种子植物也增至882种,真可谓:“天晴云归尽,山翠猕猴欢。”
如今的阳城,正在构建生态美、环境优、实力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对于今后的发展,阳城县县委书记窦三马信心满满,他说:“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定和坚信习近平总书记在阳城关于“见新见绿”的评价和指示,激发全县上下的斗志和干劲,撸起袖子,奋发进取,让总书记的指示在阳城大地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石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