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村级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持续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看病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山西省万荣县医疗集团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改善基层医疗就医环境,基本形成了头疼脑热不出村、小病小恙不出乡、一般病症不出县、大病重病少出县的就医新格局。
三级医疗联动 守护百姓健康
万荣县医疗集团聚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坚持实施“三级联创”,大力改善医疗条件,努力为全县人民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上,采取“医联体龙头带动、专科联盟共建共享、远程会诊科技加持、拔尖人才培训引进”等措施,促进县医院向上连接国家和省、市“三根天线”,向下打通乡、村和家庭医生“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三四级手术比例提高到50%以上,县级医院可治疗病种增加到629种,不仅一般病可及时诊治,急性肺栓塞等部分疑难病也实现了不出县救治,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上,坚持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推动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43种常见性疾病可就地诊疗。实现了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打造了肛肠病、浮针诊疗等特色专科卫生院,让群众在家门口放心看病就医;在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上,坚持硬件、软件“双提升”,推动全县271个村级卫生室达到星级标准,中专以上学历村医占到97%,执业(助理)医师覆盖率提高到30%。广大村医扎根基层,当好了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万荣县医疗集团的县乡村三级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让全体职工有满满的归宿感,更让县域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有保障。
推动“五小”工程 百姓更有“医”靠
2月9日,记者走访了汉薛镇四望村卫生室、胡村乡胡村卫生室,高村乡闫景村卫生室,人民公园健康小屋,小小卫生室囊括了很多功能,健康知识讲座、专家免费义诊、太极健身操表演等等,形式活泼、内涵丰富的健康活动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优质的资源及服务。据了解,这是万荣县开展以健康小屋、健康小院、健康小喇叭、健康小讲堂、健康小分队“五小”工程,持续提升全县人民的健康素养的生动体现。
万荣县目前共设有健康小屋23个,设立在县城、乡镇卫生院和村级主要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群众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增强,健康观念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全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一院一群若干户是万荣县创新推出的“1+1+X”的健康小院工作模式。目前,全县已组建健康小院223个,覆盖人数102817人;建有366个村级居民健康服务微信群,覆盖重点人群135744余人,累计发布健康服务信息21647条。建立体育健身微信群246个,通过微信群发送健康运动小视频及体育赛事活动、培训通知等482条,举办各项目义务培训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乒乓球、轮滑、羽毛球、体育舞蹈等培训达一百场次以上。成为面向公众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村村响” 健康小喇叭目前已经达到207个村。录制“你问我答”30篇,歌曲《健康动起来》和《新冠疫苗尽早打》快板、疫情防控专辑及防疫歌曲,涉及高血压、糖尿病、健康饮食、新冠疫情防控等53个方面,小区疫情防控、疫苗清零、指挥部紧急通告、风险区调整等健康提示510余条。
由20多医学专家、资深护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健康教育讲师团,采取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对全体行政村全覆盖式开展健康讲堂教育活动,通过“三减三健”“六进”工作使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19支健康小分队开展下乡入村巡回义诊活动,对辖区群众开展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宣传教育等服务,引导老百姓养成健康意识,对疾病早发现早预防,为及时看病就诊提供便利。健康小分队开展至今,共进行巡回义诊467次,服务社区30次,服务行政村564次,服务人群累计38082余人次。县医疗集团组织9名专家对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开展业务查房200余次,门诊坐诊250余次,知识培训677人次,一对一指导41人次,新增病种50种,服务人群累计21377余人次。
通过“五小”健康促进活动,村民们的健康知识增加了,生活习惯改善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真正实现了“小阵地”托起大服务,“小院落”搭起“大平台”,“小喇叭”奏响“大合唱”,“小讲堂”凝成“大合力”,“小分队”激发“大能量”。
“一院一品”特色 弘扬中医文化
2017年万荣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县”,2018年获评为山西省一体化改革示范县,2020年,国务院授予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在县域一共体建设中,万荣县突出乡镇卫生院中医特色建设,打造“一院一品,一院一特色”医疗发展新格局,实现14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274个村级卫生室中医适宜技术全覆盖,打造了肛肠病、浮针诊疗等特色卫生院,243种常见性疾病可就地诊疗,万荣县被评为“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县”,14个乡镇卫生院被评为“省级中医特色卫生院”。
南张乡卫生院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专科特色,在院长陈兆鹏的带领下开展内痔出血,外痔肿疼,肛裂便痛,小儿脱肛,老年便秘、急慢性结肠炎等肛门、直肠疾病诊治等方面坚持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采用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技术取得较好的疗效。自肛肠科成立以来,除县域内的患者外,还吸引了稷山、河津、临猗等周边县市的患者前来就诊,共完成各类肛肠病手术56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贾村乡卫生院有中医浮针、康复理疗、小儿推拿、艾灸熏蒸4个特色品牌,运用多种疗法结合的中医序贯疗法,创新开展特色治疗,费用少,疗程短,疗效好,目前中医门诊量同比增加50%左右。
据了解,万荣县现有中药材资源638种,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年产中药材3万吨以上,是一个典型的中药材种植大县。万荣县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和柴浩然故居简斋的建立,成为该县中医药传承、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标志。目前,医药产业发展区、康养休闲生活区、民康文化功能区“三大板块”正扎实推进;2万亩的中医药主题公园建成并不断充实,实现中药材观光、保健养生、游览、度假、科普等多方面服务;以69公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为依托,推动康养与旅游融合发展,满足群众康养需求,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如果说项目是“大健康”工程的构架,那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力则是“大健康”工程的“内核”。万荣县人民医院立足“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建成了五大中医特色科室,其中康复理疗科和脑病科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儿科、针灸科、肾病科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县中医医院成为二级甲等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标准化建设、中医馆建设“三覆盖”和设备投入、科室设置、人才配备“三到位”;村级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配备了基本的中医药设备和药品,每名村医都能熟练掌握不少于6种中医技术。通过打造覆盖全域的“康养链”,让群众就地就能享受到中医服务,全民健康通达“每一公里”。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