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山西洪洞以最有效举措最足准备 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

发布时间:2023-01-13 19:41: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传染病诊疗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医疗机构如何避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如何打赢“转段渡峰”这场硬仗?带着这些问题,1月12日,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在洪洞县启动。来自中央、山西省10余家媒体记者采访团就洪洞县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采访。记者团一行先后来到洪洞县人民医院、洪洞县中医院、大槐树镇卫生院、明姜镇卫生院,大槐树镇城东社区卫生室、秦璧村卫生室,明姜镇郭家节村卫生室了解重症人员救治、中医特色疗法、发热门诊及留观服务、村医服务重点人群等感人事迹。

洪洞县是山西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全省医疗大县。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洪洞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紧盯重点人群预防、医疗资源统筹、药品物资保障、危重患者救治四大关键环节、领域,树牢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狠抓预防、强化统筹、保障供给、兜住底线,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提升能力,有效有序应对感染高峰,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精准摸排 创新推出三色分类管理法

洪洞县卫体局聚焦患有各类基础病及老龄群体等弱势人群,创新推出“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法,坚持关口前移下沉,进行精准摸排,建立档案台账,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做好辖区内重点人员的健康监测,根据疫情状况、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匹配相适应的医药保障和健康服务资源,有序疏导诊疗需求,落实分级分类救治,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冠病毒感染峰值时期,全县床位使用率72%,避免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实现了有效压峰。

截至目前,该县“红黄绿”三色管理台账共摸排重点人群75041人。各村村医对辖区内重点人群开展持续性、动态化健康监测和服务,对红色人员每周入户随访3次、对黄色人群每周随访2次、对绿色人群每周随访1次,及时掌握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动态、健康状况,随时关注重点人群疾病转归方面的动态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对重症、危症患者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由村医及时联系120急救车,紧急转运至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疗。疫情防控重心工作由“防”转“治”后,防控工作的压力逐渐倾向于医疗卫生救治。洪洞县委、县政府为鼓励一线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紧急拨付200余万元财政资金,从2022年12月底开始,连续一个月给予每名村医每天100元补助,确保对重点人群监测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

同时,该县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优化接种服务,截至2023年1月9日,全县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54.61万剂,第二剂接种54.26万剂,第三剂接种37.71万剂,第四剂次接种6559剂,各年龄段疫苗接种任务全部完成,构建起了有效的全民免疫屏障。

坚持全县“一盘棋 县级医疗机构提升保障能力

1月5日晚,洪洞县人民医院抢救室内,急诊科主任侯敏正在带领团队成员为一位77岁的患者王某某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紧急抢救。经过20分钟的有效抢救,患者病情得到极大缓解。通过后续抗病毒、抗炎、化痰等一系列治疗措施,该患者目前基本达到康复出院条件。

危重患者救治是必须兜紧、兜实、兜住的底线。着眼提高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急救效率,该县围绕患者转运、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配置,加强统筹,强化保障,精准培训,配足力量,切实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

该县增加了120急救中心值班力量,充实了急救车辆司机,增加了救护车数量,坚持全县“一盘棋”,统筹调度各乡镇卫生院33辆救护车,全力保障需要急救的病人得到及时转运。在重点医疗机构配备呼吸机11台,重症监护仪86台,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15台,CRRT3台,除颤仪45台。

同时,按照“内科医师全科化、外科医师辅助化”的原则,洪洞县医疗集团牵头,对全县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专业化培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并在全县调配50名医生、112名护士投入重症监护救治队伍,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妥善救治。

走进洪洞县中医院药剂科,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医师们正在忙碌地配制中药饮片,熬煮汤剂。

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洪洞县在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熬制了预防、治疗和恢复期不同中药汤剂,免费为群众发放。根据要求,洪洞县在15家乡镇卫生院和辖区村卫生室动态准备新冠病毒感染对症药物;及时将上级部门发放的191万余片布洛芬,全部配送至722家村卫生室。同时,该县以社区(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创新方式,设置“共享药屋(箱)”,开展“全民互助,余药共享”活动,倡导群众在满足自己家庭用药的基础上,积极捐赠家中退烧、止咳类等余药,确保让有限药品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统筹医疗资源 乡镇村民有“医”靠

1月1日,大槐树镇卫生院发热门诊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为全面满足群众就诊、化验、治疗、取药等医疗救治服务需求,该院将妇科门诊、医保科等进行改建,设置20张床位、1个输液大厅,配备了心电图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全套氧疗设备等专业设备和检验室、药房等辅助科室。同时,成立了由10名医生、8名护士24小时轮岗值守的医疗救治小组,全面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年12月8日以来,明姜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相继确诊为阳性,但是全体工作人员都选择坚守在医院,共同制定制定疫情感染高峰期应急预案。发热门诊配备14人24小时开诊全天轮流在岗。对发热病人中症状加重,血氧饱和度低于93的人群进行氧疗,其他病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组织村卫生室对65以上老人、红黄绿重点人群、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户等建立台账,并上门进行健康检测服务(红色人群每周3次,黄色人群每周2次,绿色人群每周1次)。此外,该镇还在药房门口建立了共享药箱,从而加强对药品的优化配置。并安排卫生室免费发放退热药品91400片。为感染高峰期备足药品。

统筹全县医疗资源,是打好“转段渡峰”硬仗的前提。洪洞县以县医疗集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医共体优势,将各级医疗机构划分为四个梯队,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个二甲医院作为第一梯队,县二院和山焦医院作为第二梯队,乡镇卫生院作为第三梯队,村卫生室作为第四梯队,并为所有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执业医师,确保24小时开诊服务。根据疫情状况、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匹配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资源,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实现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同时,配足急救转运车辆和人员,畅通急救通道,与临汾市中心医院紧密联系,保障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急危重症患者都能尽快得到救治。

按照有关要求,全县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设63间诊室,103间留观室,301张留观床位;15家乡镇卫生院开设31间诊室,51间病房,181张床位,实现了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同时,为有效应对感染高峰期的接诊压力,该县将一家酒店改造成备用发热门诊,设立5个诊室、90个房间、180张床位、1个中医特色诊室、1个儿科诊室,配备检验室、影像室、药房等辅助科室,并抽调精干医护力量确保随时驻点开展工作,极大提升了全县的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

在这次新春走基层采访过程中,采访团深深感受到了洪洞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医疗机构在这次疫情救治过程中坚定不移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遏死亡”目标,通过统筹全县医疗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带给百姓的“健康红利”也正在随之逐渐释放,健康洪洞的崭新图景正在一步步绘就。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