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加快工业和建筑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为精准落实国家优化防疫“新十条”措施, 连日来,我市各大企业纷纷按下“快进键”,争分夺秒抢时间,大干快上赶进度,全力以赴往前冲。一时间,晋商故里奏响了经济发展的最强音,企业车间的机器、齿轮又“转”了起来……
能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尽管天气寒冷,但在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炉炉火热的焦炭,随着推焦车的缓缓运行,精准高效地运往熄焦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复工复产后,企业坚持生产与建设同步实施,全力保障生产正常有序。
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栋说:“为确保企业提产增效,我们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原材料库存,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同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证生产连续稳定运行。”
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是集炼焦、备煤、化产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落户灵石县以来,企业以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绿色先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快速推进矿产回收、污水处理、煤焦运输系统等配套系统建设,全力打造集煤、焦、化、电、建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近期,省、市、县全力落实‘新十条’优化措施,从物流、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便利。”郭栋说,“我们现在全力提产增效,只想为灵石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最能感知市场的冷暖与变化。12月10日,记者走进吉利商用车晋中基地甲醇重卡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配装重卡汽车,再过几天,这些重卡汽车将奔赴省、市各大企业。吉利商用车晋中基地生产制造部部长李恒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的订单已经排产到2023年了!为进一步加快生产进度,我们还对各条生产线进行了全面技改,现在所有生产线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每个月重卡汽车产量均可达到300台左右。”
作为一家植根于晋中大地二十余年的专业高端精密液压元器件制造商——山西斯普瑞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树立品牌形象”质量方针,拥有品牌商标6个、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29件、外观专利2件、科技鉴定成果2项、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项,规定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5%以上,推出专利产品“内啮合齿轮泵”“智能伺服控制阀”等,在国内液压元器件行业中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大幅提升。
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范志安说,为减小疫情带来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公司全体员工奋力拼搏、苦练内功,生产经营呈现逆势上扬的局面。下一步,企业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晋中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在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潇河产业园区的山西太钢万邦炉料有限公司冶炼作业区看到,铁水伴着钢花飞舞,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浇铸铁水。
山西太钢万邦炉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铬铁及铬铁原料的企业,隶属于中国宝武太钢集团,致力于成为铬铁行业的引领者,打造宝武铬业基地典范。今年10月,该公司两台矿热炉面临大修,受疫情影响,备件、技术人员无法按时到位,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亮说:“我们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和潇河产业园区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在有效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用最短时间帮我们解决了所需物资,检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经过此次大修,该公司技术力量大大提升,年产量由28万吨/年提升到32万吨/年。“现在,我们的一线技术人员由52名增加到78名,大家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降低因前段时间检修造成的影响,全力向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冲刺。”
在祁县碳素产业园丹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各车间生产线开足马力,各种规格的碳素产品码放在车间,等待出厂。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冬介绍,目前已有11户企业入驻碳素产业园,丹源公司11月完成产值1.2亿元,预计全年可达8.8亿元,同比增长203%。
在祁县海洋玻璃器皿厂,各条生产线正满负荷加紧生产,现在该企业正在为欧美国家赶制订单,根据目前采购量变大的情况,明年5月份将投产日产量9万支的大型机制玻璃生产线。
当前,我市正积极推动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锚定建设一流甲醇产业聚集区,生产先进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建设绿色甲醇生产加注体系,发挥吉利汽车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带动效应,推动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链条,全力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作为“链主”企业的吉利汽车迅速壮大,带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吉利商用车晋中基地综合管理部部长李龙飞说:“目前,企业发展信心满满,这种信心不仅来自我们的技术优势,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如今在晋中,企业只需认真抓生产、搞研发,剩下的很多事情包括订单、销路等问题,政府都帮我们考虑到了。晋中真金白银助企纾困,真情实意帮企解忧,营商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企业效益的持续向好,得益于我市政策、资金、入企帮扶等各项举措的保障落实。目前,全市900余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超过9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碳基循环产业链、光伏电池及组件产业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下,今年1至10月我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2%,快于全省26.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32.2%,居全省第二。
现在,已进入全年目标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我市也将出台稳工业举措,决胜全年,谋划来年。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关于优化疫情防控、助企纾困、提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出台符合晋中实际的政策措施,着力强信心、降成本、减税费、增信贷,更大力度帮助企业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全面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同时,还将持续聚焦龙头引领,推进项目建设,聚焦链条集群,形成转型合力,为我市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文/记者 张凯鹏 图/记者 杨洋)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