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山西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娄烦县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高位推动,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专项工作任务,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做精做细“清化收”,谋深谋实“村项目”,尽心尽力“强保障”,蹚出一条符合娄烦实际的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三促并举”清化收,摸清家底铺路子
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协调,组建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工作专班、“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主动认领任务,成立工作小组专班,形成“县级抓决策、乡镇党委抓统筹、分管领导抓指导、包村干部抓推进、村支部书记抓落实”的五级工作制度。坚持专项办“出题”、乡镇“答题”、村“两委”“解题”的工作模式,构建“每周一调度、半月一报告”工作机制,上下联动,稳步推进。
重点围绕“查决策程序、查合同文本、查资金收缴、查公开情况、查档案管理”等5个方面,对每份合同的效力、主体、标的、期限、价款、条款、订立程序、履行、归档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县级召开专题例会8次,下发工作提醒9期,乡镇采用“车轮战术”,召开村级研判会450余次,乡(镇)级法律研判会78次,逐村对每一份合同的签订时间、年限及土地的范围、亩数、金额进行登记,对存在的问题,列清单、建台账、抓整改,“清化收”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105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清化收”工作,共摸排清理合同1517份,涉及金额1.45114亿元;整改规范问题合同1141份,整改金额2051.9万元。摸排债权3262.5万元,化解510.87万元,债务1892.2万元,化解112.8万元。新增资源面积29915.9亩,农村集体资产合理收费,资源性收费328项,增加集体收入326.02万元;资产性收费11项,增加集体收入35.16万元,助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各乡镇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对合同当事人(债务人)死亡的、无协议占用村集体土地、资产等情况进行精准指导,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同时每村确定一名专职联系人,对清理摸排的合同进行专人对接,全流程闭环管理,对账销号处理,确保每一份合同佐证资料合法合规,根本解决“清化收”工作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难题,有力保障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化驱动”谋项目,拓宽路径开方子
娄烦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扶贫资产与农业产业为主,今年全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值增效。科学谋划实施,马家庄乡大圣堂村以谋划项目、减轻负担、稳扎稳打、除去阻碍“四则运算”工作法,实现了闲置大棚的盘活利用。静游镇通过坚持党建引领、龙头产业带动、发挥人才作用、创新经营模式,以“大带小,强带弱”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大棚搞蔬菜种植。
通过村企联建、村社融合、村集体入股等“市场化”方式,建立“集体土地入股”“村集体+村民入股分红+企业+企业反哺村集体”“村社一体”经营联结等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互利共赢强引擎。例如,在静游镇上静游村,通过“清化收”收回废旧建设用地100余亩,以村集体经济入股谷雨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孵化园)项目,获得村集体经济固定收益。同时,该村盘活村集体旧砖厂建设用地20亩,着手投资新建豆制品加工厂一座,带动村民入股分红。
为进一步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效益弱、带富人才少、体制机制旧等困境,娄烦县探索实施“1+3+10”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创建1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规范农村财务、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管理等3项管理制度,在摸清“好、中、差”三类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点推动财政资金撬动型(马家庄乡西会村千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项目)、特色农业发力型(静游镇步斗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项目)、脱贫产业增效型(村级光伏扶贫产业项目)、社会资本导入型(盖家庄乡南峪村鑫惠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香菇生产基地项目)、返乡入乡创业型(静游镇步斗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型(静游镇西六度村神农种业马铃薯育种基地项目)、盘活经营资产型(米峪镇乡兴旺庄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天池店乡孔河沟村红色旅游接待中心项目)、领办土地合作社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续管理项目)、推动农旅融合型(杜交曲镇罗家曲村美美生态农场项目)、对接新型城镇化型(娄烦镇三元村、娄家庄村物业社区融合建设项目)等10种模式路径的多元化发展,切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鼓起村民的“钱袋子”,增厚集体的“家底子”,挺直基层党组织的“腰杆子”。截至目前,全县10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其中,30-50万元37个,50-100万元41个,100万以上15个。
“三个突出”夯基础,强化保障搭梯子
娄烦县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积极选拔学历高、懂科技、会经营的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76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21人,占比42.1%。同时,选派324名驻村干部、18名公务员、5名选调生到村开展工作,帮助建强村党组织、谋划发展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为重点,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基础,制定《娄烦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娄烦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实施办法》和《娄烦县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农村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将农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群众致富增收愿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乡村振兴娄烦模式。
一是村干部激励。娄烦县探索建立村“两委”干部报酬激励机制,新增投入640万元,采取“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方式,实行绩效报酬浮动模式,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设立“集体经济增收奖”,将20%的经营性增收部分作为“两委”干部奖励金,激励村干部放开手脚、多干多得。二是村集体奖励。县级投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奖励资金,设立“达线奖”“超线奖”“贡献奖”,分级分档核算奖励数额,对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成效显著的村给予奖励。三是建机制考核。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党建考核、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年度先进党支部、优秀村评选的重要依据,出台村“两委”干部“星级化”管理“千分制”考核、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着力增强村“两委”干部主动担当、主动落实、主动发展的意识。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