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连正 报道)金秋十月,层林尽染,三晋大地,秋意正浓。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巨鑫农业产业园内却春意盎然,育苗棚里绿芽初发,温室内玫瑰花开正艳。
山西农大毕业的农业技术员刘骁说,他们现在正在培育的是星甜12-5甜瓜苗,再过一个多月将供应农户种植,春节期间就可采摘上市。
“农民自己育苗不行吗?”
“公司组培育苗,根强苗壮,成活率在98%以上,而农户自己种甜瓜,成活率只有50%左右。”
长240米,宽14米的育苗棚里,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温度、光照、水肥等都实现全自动智能精准控制。5亩育苗棚一次育苗60余万株,可供200亩种植。
“你们的甜瓜品种好吗?农民种植的效益如何?”
“每一个新品种引进后,我们先进行试验种植,在获得成功和市场充分认可后,才大面积向农民推广。”
前来预定甜瓜苗的老杜说:“这个品种不赖,去年我种了两亩,下了14000多斤甜瓜,正赶上元旦和春节,抛去开支,收入5万多元。”
服务三农,助农增收,晋中国家农高区将发力点聚焦在科技创新上,积极搭建了科创平台、培育高新企业、汇聚高端人才、转化科研成果,先后引进建成了亚洲单体最大的全环境智能控制玻璃温室---番茄小镇,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二大种子公司中化先正达国际种业公司,全国最大的3000份藜麦种子基因库,全国最全的谷子基因库,全国最大草莓三级育苗体系巨鑫农业等,为农业腾飞插上了科技翅膀。
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繁育的甜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苗,不仅覆盖太谷全区,还供应到全省各地,辐射华北。
所见所感,正是晋中国家农高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三次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和生动实践。
李振明是北京农林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后在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谋得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去年,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引进科技人才政策的号召下,来此种起了草莓,一个人管理着7个温室,今年要完成300万元的创收,对此,他信心满满。
“懂技术、会管理,有领先的科技,不发愁!”
从日本引进香野草莓后,李振明结合本土进行改良优化,克服土传病害难题,成功培育出隋株新品种,抗重茬,植株壮。
“这个品种的草莓个大味美,酸甜适度,每颗50克以上。亩产在3000多公斤,每公斤市场价在140元左右。”立体种植在营养基质中的草莓,叶片肥硕厚实、油光发亮,白色的五瓣草莓花露出了喜人的笑脸。
“12月份再来,一定要品尝品尝我亲手培育的草莓。”李振明热情邀请。
同样欣喜的是,从山东曲阜过来的高级农艺师山跃文也在农高区找到了事业的春天。
温室内,红色的玫瑰在绿色枝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这里种植的是药食两用的玫瑰,不只是可以观赏。
“你尝尝,很甜的”。山跃文说着揪下一片花瓣递了过来。
“玫瑰花深加工,可以制作成茶饮、玫瑰花饼、玫瑰花酱,还能提纯玫瑰精油等等,附加值很高的。”
聊起玫瑰花,这位“花痴”滔滔不绝。他来山西,不仅仅教农民种植玫瑰花的技术,还包销售,每亩6000元的保底价,有效解决了新品种引进的技术和销路两难。
人才兴,事业旺。为了吸引更多李振明、山跃文这样的“凤凰”,晋中国家农高区栽下了“梧桐树”。
作为山西省首批12个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之一,晋中国家农高区围绕产业需求,创新制度、创优环境,不断提升招才引才“硬支撑”“软实力”,努力打造人才洼地。截至目前,已柔性引进7位院士、50名博士、落户8个院士工作站。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建设农民培训学校,培养本土化高素质农业人才。
正在建设的智慧农场示范基地(京东农场),占地约503亩,总投资约1.76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包括京东农场、认证中心、大数据中心、电商运营中心、乡村e镇、国家生猪交易市场等内容。植物工厂是其中之一。
走进位于晋中国家农高区核心区的植物工厂,科技感令人炫目,仿佛置身太空空间站,10000m²玻璃大温室干净整洁。智能水肥一体机、逆渗透纯水机组……采用物联网化控制系统,实现玻璃温室内的环境实时感知、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温室种植数字化和自动化,实现无人值守。通过科学精准地控制大棚温度和光照,营造作物无害无菌的生态生长环境,提高质量和产量,持续提升农业种植的生产效率。
晋中农高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袁振彦表示,他们通过搭建科创平台、培育高新企业、汇聚高端人才、转化科研成果、落地标杆项目等举措,努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北方地区有机旱作的示范者、全国现代科技农业的推进者。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