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吴晓征)金秋时节,瓜熟果香。走进河津市僧楼镇北王村,绿树遍野,满目葱茏。千亩米槐成方成行,百亩葡萄硕果累累,高杆玉米怀抱金穗,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 合作社帮扶贫困户
北王村地处河津市东北部,东临天涧,西接小张村,全村3600余亩耕地,1720口人,是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这里历史悠久,人文积厚。金代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曾在此隐居生活,繁衍生息。目前村民以段姓为主。村东的天涧是汾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从瓜峪下来的两条溪流在此交汇。夏秋两季,每遇山洪暴发,浑浊的河水倾泻而下,整个天涧一片汪洋。由于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沟里多数土地被撂荒。
2016年,中央推出精准扶贫政策,要求三年内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北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40人,多数在家务农,每亩地年收入只有200余元,单靠他们自己, 精准脱贫几乎不可能实现。
500亩优质玉米种植基地
“农村要致富,必须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支村委班子通过调查走访,统一了认识。村委主任段笑强自告奋勇,牵头领办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打造北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51岁的段笑强当过兵,扛过枪,复员后跑过运输,办过石厂,凭着活泛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他从小生活在天涧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调研,他决定成立田鑫农业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股,领着大家一起干。
段笑强的建议得到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由党支部牵头协调,农户提供土地,合作社分类流转,共同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种植。首批入股社员50户,包括全部贫困户。每亩地按一年800元予以补偿,高出当地农业用途流转价格300元。同时,他对天涧进行了整体规划,投资1000余万元,平田整地,修建排水渠,引进优质米槐700亩,按方田林网进行高标准栽植。
2020年,合作社进一步扩大,入股社员达63户,土地流转共1800亩,涉及周边贺家庄、小张、北王堡、北辛兴等村。种植品种包括玉米、葡萄、苹果、核桃、红薯等。
专家指导 荒沟地变成米粮川
向土地要效益,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干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前期投资千余万元,几乎花光了段笑强手里所有的积蓄。田里每天还有数十名工人要吃要喝。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段笑强走了不少弯路。400亩大葱眼看到了收获期,市场批发价每斤却不足四毛钱,加上人工起葱,每斤成本3毛钱,几乎没有利润可言。无奈之下,他放出口话:“一斤葱2毛钱,谁起的归谁”。一时间,周边的群众蜂拥而来。二百余万斤大葱很快清理一空。200亩大蒜,嫩绿脆甜的蒜薹插了一地,他却不知道抽薹卖钱。直到好心人提醒,他才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由于蒜薹量大,抽薹时间集中,再迟将会影响到大蒜的质量。他一咬牙,在微信群里发布信息,谁抽的蒜薹归谁。
几次三番的折腾,让段笑强明白一个道理:专业的事必须专业的人干。于是,在农业部门的牵线下,他与运城果业发展中心取得联系。专家们现场考察后,对全部地块进行了科学划分,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薯则薯。利用天涧沟地,发展优质米槐730亩,今年达到了盛果期,每斤市场收购价格达到18元,仅米槐一项,收入超过300万元。
优质克伦生葡萄。
利用村南水浇地,规划发展雨棚葡萄110亩,优质玉米500亩,并注册了“耿康”牌商标。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订单生产模式,积极打造克伦生葡萄示范园区,推广防雨棚搭建、水肥一体化灌溉、生物灯黏虫板杀虫、覆盖遮草布除草等先进技术,葡萄品质大大提升。合作社110亩葡萄生产基地被评为“运城市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合作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克伦生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从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梳理、主要病虫害防控、果实采收等五方面十多项具体操作进行了明确规范,并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向广大葡萄种植户进行培训。农户按照合作社要求对葡萄进行统一管理,不仅省工、省时、省肥,而且品质明显提升。葡萄收获季节,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每斤的价格比普通葡萄高出0.4元。
合作社还吸纳北王和周边村多名剩余劳动力务工,通过地租、打工、分红三项,使贫困户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当年实现了精准脱贫。
60多岁的贫困户段宁创,在田鑫合作社担任生产队长,年薪3万元。他的爱人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年收入一万多元,加上自家6亩多地流转费5000元,家庭年度总收入近5万元。段宇创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整天乐得合不拢嘴,“撂在以前,这事咱想都不敢想!”
统筹发展 集体经济筋强骨壮
合作社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收益。每年坚持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议,对合作社生产管理、农产品销售、收益分红等事项进行集中讨论决定。
硬件方面,合作社新建了节能型冷藏库5800余方一座,引进了榨油设备,为周边种植户提供全方位储藏、加工、销售等综合服务,辐射带动了小农户产业发展。
田鑫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仅解决了天涧土地撂荒问题,而且打造出标准化规模种植示范园区。北王项目区被列为河津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田鑫农业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的葡萄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同时注册了“耿康”商标。1230亩米槐、核桃示范园入选第三批全省干果经济林示范园区,并成为2020年省级林业技术推广实训基地。
目前,合作社总资产达到15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千亩米槐基地。
2021年,在撤村并点工作中,北王、北王堡两村合二为一,成为新的北王行政村,段笑强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面对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他放弃个人利益,决定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河津市北王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整合田鑫合作社及周边土地资源,整体纳入河津市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区范围。
围绕园区规划,全力打造千亩双季槐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槐米产业。与中洋能源有限公司结对,增加200亩流转土地,使项目总面积达到2000亩.利用村西北侧水域发展湿地养殖,内容包括养殖池塘、设施道路、水质检测设施、监控设备等,打造智慧生态水产养殖园区。结合村南现有农业产业基础,打造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重点对恒温大棚、农业设施配建进行建设。恒温大棚用于栽培苹果、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有机蔬菜等。农业设施建设包括小型水利枢纽、无人机智慧观测设备等。同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全村道路、下水、电路进行改造,对巷道进行绿化亮化。规划新建日间照料中心、村史馆等,全力改善村容村貌。据测算,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年可增收30万元。
阡陌田畴碧万顷,天涧美景入画图。如今的北王村,正大步迈上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