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鑫 报道)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突出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要素集聚转化,紧扣国家、省、晋中市的决策部署,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搭建起“1组+1委+1公司”的四梁八柱,聚项目、优环境、抓落实,精准布局,加快出成果出产品出效益,合力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从2019年批复成立以来,已连续三年在全省农业类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夺得第一名。
科技创新 构筑农业高新技术汇聚平台
科技创新,是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的“核心”和“灵魂”。
晋中国家农高区以“五大基地”引领科技创新,目前,科创基地初步建成“一所、一室、一院、五中心”。中科院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室为省内首家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的研发创新平台;稼祺藜麦研究院是全球唯一的藜麦基因库、是有机旱作农业先锋;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由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检测公司辽宁通正集团市场化运营,30个产品获得“晋中国家农高区监制农产品品牌”标识;功能食品加工基地实现企业入驻、管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开展市场化运营,落地企业5个;设施蔬菜基地引进中科院、东辉世佳、南京邦农和山西农大等创业团队,开展南果北种新技术和食用玫瑰、高端花卉、蓝莓等新品种种植的试验示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典范;总部基地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入驻。
经过几年的努力,藜麦研究院已经积累了3200份藜麦种质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藜麦基因库。同时,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保存有枣、葡萄、玉露香梨等种质资源4000余份;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请专利12项,收集保存3000余份优良种质资源和6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年生产优质种苗约3000万株,技术和产品辐射山西省及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在晋中国家农高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无处不在——借助拖拉机3D仿真模拟驾驶培训系统,驾驶者能获得和真机完全相同的驾驶体验;通过北斗智能装备监控终端系统连接智慧农机“云平台”可实现对每一台农机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的全程智能远程监控;针对大田作业的农药喷洒和林果植保,无人植保机每小时作业50亩,可节约50%农药用量和90%用水……
截至目前,已引入高新技术企业42家,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42个,可转化新品种、新技术208项,有力支撑了创新高地建设。
产业引领 建设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高地
农业发展要靠产业集聚,晋中国家农高区着眼产业链建设,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力度,争取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目前,晋中国家农高区已经与中化集团、中粮集团、蒙牛集团等“国字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番茄小镇、山西稼祺种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入驻,为发展注入了市场力量。
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最早加入晋中国家农高区的龙头企业,2021年接到的订单量较往年多出近30%。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将育苗棚的数量从原来的13个增至15个。目前,园区已研发出“黄瓜、甜瓜、西瓜新型插接式嫁接育苗及穴盘无土育苗技术”“温室立体架槽式草炭基质绿色农产品草莓配套生产技术”等一批实用技术,成为了晋中国家农高区的优秀领军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晋中国家农高区依靠重点攻关项目,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山西农业大学2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在联合项目攻关的同时实现成果转化,在全省建立涵盖种植、养殖等领域各类基地70余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00余项;西班牙专家团队全程参与亚洲单体最大的番茄小镇15万平方米全环境智能玻璃温室建设与运营管理。山西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参与晋汾白猪种猪繁育基地建设,荷兰专家团队参与建设的先正达现代种业示范基地投产达效。
晋中国家农高区积极推进供应深圳食品评价的“圳品”认证,山西省24家企业的陈醋、小米、杂粮等41个优质农产品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申请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数字农业产业园,推动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年产10万吨高档牛肉加工冷链项目、年产10万吨黑五类系列功能饮品加工项目等开工建设、建成达效。近年来随着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的集聚,给晋中国家农高区以及周边的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辐射效应。
人才汇聚 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开展省校合作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晋中国家农高区作为山西省首批12个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之一,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院所的沟通、互动与合作,围绕产业需求、创新制度、创优环境不断提升招才引才“硬支撑”、“软实力”,努力将农高区打造成山西省的人才洼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以学术院长身份加入山西农业大学,成为晋中国家农高区引进的领军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晋中国家农高区着眼高端人才,依托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大力开展招才引智,从政策支持、配套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快速吸引农业领域顶尖人才集聚。截至目前,已柔性引进7位院士、1名“长江学者”、50名博士、11名特聘专家进入农谷专家智库,48名国内知名专家受聘乡村调查研究院,全面打造晋中国家农高区的人才高地。
为培养本土化高素质农业人才,晋中国家农高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建设了农民培训学校。目前经过实践,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参观交流+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培训模式,为全省乡村振兴培育了1.5万余名农业技能人才。
为了让科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晋中国家农高区专门量身订制了10条相关政策;给企业配套专门的科研平台、科技创新、高新项目专项资金;晋中国家农高区配套人才公寓130套,建设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农业设施装备研究中心、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等十大创新平台,让晋中国家农高区真正成为科技之谷、创新之谷、绿色之谷、产业之谷和富民之谷。
高端人才集聚,相应的政策、科技、金融、市场等资源要素也得到了更优的配置。为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发展,山西省出台20条政策,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产业基金,目前已初步建成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等“四院八中心”,新设立5个院士工作站,获批各类专利18项,构建了山西农谷标准化生产体系,发布标准30余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00余项。
峥嵘岁月犹在心,轻舟已过万重山。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以“闻鸡起舞正当时”的状态,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大力推进农高区建设,打造引领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