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

太原:核酸检测频次调整为三天一次

发布时间:2022-08-27 20:23: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8月27日,太原市通报了该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报指出,8月18日以来,太原市小店区、阳曲县、万柏林区、清徐县先后发生省外关联输入性疫情,共排查出15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存在4条感染链。疫情发生后,太原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坚决果断、以快制快,省疫情防控专家组现场研判、一线指导,全力以赴推进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

近期,太原市共发生“小店Z22次列车”“阳曲高速服务区”“万柏林天津关联输入”“清徐陕西关联输入”4条疫情传播链。经流调排查,均为省外输入疫情,且都为协查通报发现,返(抵)并人员都持“绿码”和有关核酸阴性证明,均按规定落实了相应管控措施。目前,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例,均为轻症,其中小店区2例,阳曲县4例,万柏林区2例,清徐县2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阳曲县1例,清徐县3例;阳性待诊断1例。

关于“小店Z22次列车”疫情。8月17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连夜追踪排查Z22次列车太原站96名下车旅客,对目的地为太原市的38人集中隔离,对中转至外地的58人同步推送协查函进行追踪管控。8月18日小店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1例初筛阳性。已累计排查管控密接人员108人、次密接人员438人。目前,1例确诊病例(轻型)在院隔离治疗,其他涉疫人员连续7天21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所涉场所全部进行终末消毒消杀,现已有序恢复常态化防控。

关于阳曲高速服务区疫情。8月21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迅速锁定管控密接人员86人、次密接人员197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157人,同时利用大数据摸排同时空人员2238人,连夜排查,先行赋黄码管理,发送温馨短信提醒到社区报备。8月21日—23日阳曲县在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5例初筛阳性。8月24日起连续3天对阳曲县城和大盂、高村、东黄水、东凌井、黄寨等6个片区10万余人进行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除4例确诊病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院接受隔离治疗、观察外,其余密接、次密接等涉疫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关于万柏林区关联输入疫情。8月24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迅速封控涉疫区域,先后排查同居住、同乘车、同就餐、同采样、同购药人员244人,累计判定密接人员66人、次密接人员179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79人,已全部集中隔离。同时,适当扩大排查范围,对就近的居住小区、装饰城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即采即走即追,对范围内未参加核检的人员赋码管理。8月25日—28日万柏林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3例初筛阳性。目前,2例确诊、1例待诊断病例在院接受隔离治疗、观察,已排查到的涉疫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关于清徐关联输入疫情。8月25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立即调集相关部门及县区力量,进行轨迹核查、风险研判、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全力追踪管控风险人员。第一时间对所涉居住小区、公共场所、商场饭店、旅游景点实行封控管理,立即对同工作、同居住、同就餐、同娱乐等人员进行就地静态管控,对同楼栋人员分类隔离管控。8月26日凌晨以来,清徐关联输入疫情累计报告6例初筛阳性,累计排查管控密接134人,次密接326人。8月26日起对清源镇、东于镇、东湖街道等3个片区10.5万余人开展“3天3检”;8月27日零时起至8月29日24时,清徐县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此链条感染者活动轨迹复杂,特别是涉及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存在一定传播风险,不排除仍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可能。

当前,山西省内外疫情多地散发频发,太原市疫情已波及2县4区,防控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下一步,太原市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

集中攻坚处置本土疫情。对病例行程轨迹、接触人员再深挖、再排查,从严判定密接、次密接、涉疫重点人员,加强风险点位、风险人员管理,从严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切实找到人、切断链、管住面,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阻断疫情扩散和蔓延。

严格管控入并人员。加大交通卡口、场站等“第一落点”查验力度,优先使用“太原检疫登记码”进行预登记,依托“四色标识”,从严排查省内外涉疫地区返(抵)并人员,严格执行相应管控措施。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纳入疫情防控重点,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从严实行来并游客定期核酸检测,严格查验进入景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筑牢“第一道防线”。

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为防止社会面扩散,保障重要活动和秋季开学,加密常态化核酸筛查频次,对进入公共场所人员,由原来的“查验5日核酸阴性证明”调整为“查验3日核酸阴性证明”,今日启动,8月29日开始查验。各县(市、区)要紧盯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人员,全部加装“电子围栏”,看好自家门、管住自家人。要紧盯秋季开学,制定“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开学返校防控工作方案,严格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核酸检测,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持续强化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做到疫情风险“露头就打、以快制快”。各类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验场所码、测温、戴口罩、查验3日内核酸阴性证明”防疫“四要素”,坚持大型会议活动非必要不举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要加强对环境、场所、公共区域、物品的定期消毒,做好风险人员摸排管控工作,守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太原:核酸检测频次调整为3天1次

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8月27日,太原市通报了该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报指出,8月18日以来,太原市小店区、阳曲县、万柏林区、清徐县先后发生省外关联输入性疫情,共排查出15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存在4条感染链。疫情发生后,太原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坚决果断、以快制快,省疫情防控专家组现场研判、一线指导,全力以赴推进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

近期,太原市共发生“小店Z22次列车”“阳曲高速服务区”“万柏林天津关联输入”“清徐陕西关联输入”4条疫情传播链。经流调排查,均为省外输入疫情,且都为协查通报发现,返(抵)并人员都持“绿码”和有关核酸阴性证明,均按规定落实了相应管控措施。目前,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例,均为轻症,其中小店区2例,阳曲县4例,万柏林区2例,清徐县2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阳曲县1例,清徐县3例;阳性待诊断1例。

关于“小店Z22次列车”疫情。8月17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连夜追踪排查Z22次列车太原站96名下车旅客,对目的地为太原市的38人集中隔离,对中转至外地的58人同步推送协查函进行追踪管控。8月18日小店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1例初筛阳性。已累计排查管控密接人员108人、次密接人员438人。目前,1例确诊病例(轻型)在院隔离治疗,其他涉疫人员连续7天21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所涉场所全部进行终末消毒消杀,现已有序恢复常态化防控。

关于阳曲高速服务区疫情。8月21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迅速锁定管控密接人员86人、次密接人员197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157人,同时利用大数据摸排同时空人员2238人,连夜排查,先行赋黄码管理,发送温馨短信提醒到社区报备。8月21日—23日阳曲县在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5例初筛阳性。8月24日起连续3天对阳曲县城和大盂、高村、东黄水、东凌井、黄寨等6个片区10万余人进行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除4例确诊病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院接受隔离治疗、观察外,其余密接、次密接等涉疫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关于万柏林区关联输入疫情。8月24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迅速封控涉疫区域,先后排查同居住、同乘车、同就餐、同采样、同购药人员244人,累计判定密接人员66人、次密接人员179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79人,已全部集中隔离。同时,适当扩大排查范围,对就近的居住小区、装饰城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即采即走即追,对范围内未参加核检的人员赋码管理。8月25日—28日万柏林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3例初筛阳性。目前,2例确诊、1例待诊断病例在院接受隔离治疗、观察,已排查到的涉疫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关于清徐关联输入疫情。8月25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立即调集相关部门及县区力量,进行轨迹核查、风险研判、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全力追踪管控风险人员。第一时间对所涉居住小区、公共场所、商场饭店、旅游景点实行封控管理,立即对同工作、同居住、同就餐、同娱乐等人员进行就地静态管控,对同楼栋人员分类隔离管控。8月26日凌晨以来,清徐关联输入疫情累计报告6例初筛阳性,累计排查管控密接134人,次密接326人。8月26日起对清源镇、东于镇、东湖街道等3个片区10.5万余人开展“3天3检”;8月27日零时起至8月29日24时,清徐县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此链条感染者活动轨迹复杂,特别是涉及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存在一定传播风险,不排除仍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可能。

当前,山西省内外疫情多地散发频发,太原市疫情已波及2县4区,防控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下一步,太原市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

集中攻坚处置本土疫情。对病例行程轨迹、接触人员再深挖、再排查,从严判定密接、次密接、涉疫重点人员,加强风险点位、风险人员管理,从严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切实找到人、切断链、管住面,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阻断疫情扩散和蔓延。

严格管控入并人员。加大交通卡口、场站等“第一落点”查验力度,优先使用“太原检疫登记码”进行预登记,依托“四色标识”,从严排查省内外涉疫地区返(抵)并人员,严格执行相应管控措施。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纳入疫情防控重点,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从严实行来并游客定期核酸检测,严格查验进入景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筑牢“第一道防线”。

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为防止社会面扩散,保障重要活动和秋季开学,加密常态化核酸筛查频次,对进入公共场所人员,由原来的“查验5日核酸阴性证明”调整为“查验3日核酸阴性证明”,今日启动,8月29日开始查验。各县(市、区)要紧盯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人员,全部加装“电子围栏”,看好自家门、管住自家人。要紧盯秋季开学,制定“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开学返校防控工作方案,严格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核酸检测,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持续强化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做到疫情风险“露头就打、以快制快”。各类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验场所码、测温、戴口罩、查验3日内核酸阴性证明”防疫“四要素”,坚持大型会议活动非必要不举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要加强对环境、场所、公共区域、物品的定期消毒,做好风险人员摸排管控工作,守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