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温暖的嘱托 喜人的变化⑯破解土地撂荒的左家堡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13 15:59: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连正 报道)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土地谁来种?山西晋中平遥县左家堡村实践交出了一个好答案。

近年来,平遥县宁固镇左家堡村,以集体非承包耕地为基础,吸纳周边农户土地入股,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环节全部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实行集中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此举,有效解决了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办起合作社 农民变股东

左家堡村是平遥县宁固镇的东大门,汾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灌溉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耕地面积4000余亩,其中集体机动地1300余亩,现有2600余口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1000人,由于人力资源外流严重,发展由此受到制约。

“左家堡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多,带来撂荒地、空心村等问题,农户守着土地‘权’却难以获‘益’。为此,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三权分置’实现方式,开展‘家门口’式的土地流转,顺应群众保留土地承句权、流转土地经营权意愿,成为破解‘权’‘益’矛盾和发展困局的有效路径。”平遥县委副书记、宁固镇党委书记孙博说。

2018年以来,左家堡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2019年,村“两委”积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了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农户土地由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集中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让乡亲们身边的能人做专业事,成为破解农业托管难组织推广、难集中连片,生产经营规模上不去,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的有效路径。”左家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张振庆说,“今年,合作社规模经营的土地达到2100亩,和中化现代农业合作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力争效益超过去年。”

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农民自耕自种、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式的面貌,组织方式由个体分散经营转变为集体统一管理经营。目前,全村有800余农户实现“土地入股”,占全村总户数近9成,由合作社规模经营的土地达到2100亩。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全省武汉返乡人员最多的村,左家堡村土地没有发生撂荒现象。

“我们家一共有8亩地,之前我跟老伴俩人每天耗在地里干活,一年到头也就挣一点辛苦钱,实在不容易,自从将土地交给村里合作社经营以后,不仅省心省力,每亩地还比之前多收入几百块钱,现在我们还合计开一家小卖铺再多挣点钱呢!”村民王友亮高兴地说。

树壮阴凉多 机械好耕田

“以前咱们一家一户种地非常困难,自己耕,自己种,还得雇车,又不方便。”老党员左治国感慨地说,“现在可是好了,使用机械化,统一管理、统一打农药、统一耕种,收益也好,村民们非常欢迎!”

“今年的播种全部采用机械化,农机手都经过我们的专业培训,效率大大提高了,效果也更明显了,这样就能省时、省工。”中化现代农业平遥MAP技术服务中心经理常江说。

左家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按照“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和企业化管理原则,积极对接央企中化先正达集团等农业服务企业,引入先进生产和管理方法,合理规划布局,划分地块探索多品种、多类型的种植模式,科学选配种、肥、药,对所有入股土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实行农业生产“耕、种、浇、防、收、销”全产业链统一规模经营。农户里种地能手由合作社雇佣,打工种地、拿工资,合作社社员自己不下地,解放双手、离土离田,安心外出务工或培训、提升技能参与其他社会劳动,多一份收入。

如今,左家堡村基本实现了科学种田、机械化作业。以往农忙时节,家家户户到大田里耕种、除草、施肥的“人海战”不见了,现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只要几个人就可以解决问题。

土地规模化经营,打破田埂田垄,增加有效耕种面积,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田间道路、灌溉水渠等设施配套得到完善,耕地‘量’‘质’双提升;打破生产无方,测土选种、配肥、施药更有针对性,生产效率提高,亩均生产成本由原来的500元/亩,降到350元/亩;打破经营无力,农业生产经营能够统一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为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创造了基本条件。

大河水丰盈 小河亦水满

2021年,左家堡村入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如今的左家堡村绿树掩映,硬化以后的道路干净整洁,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下埋强弱电管线,按照口袋公园的设计改造的村中心老柳树休闲一角里正坐着几位老人闲聊,生态宜居的新左家堡村如同画中来。

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起来了,群众都享受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福利。在具体的实践中,左家堡村通过实行“保底收益、盈余分红、服务公益”的分配方式,合理兼顾村集体、合作社、入股农户利益,实现三方共赢和长久合作。

农户方面,每亩保底收益由500元增加到今年的650元,盈余部分与合作社按照6:4的比例分红:亩均收益不足650元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兜底保障;合作社获得村集体非承包耕地全部收益及40%盈余分红。村集体方面,将全部收益的40%用于合作社壮大发展和风险保障,30%作为全体股民积累,剩余30%交村委会用于服务村内公益事业,服务乡村治理。在分配模式上实现“集体兜底谋公益,个体得益享红利”。

同时,所有生产投资和收入支出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会计管理,账目公开透明,接受村“两委”和入股农户监督,每季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分配,打消农户顾虑,提高农户信任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农户土地人股,集体规模经营’模式,纵向上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深度挖潜,稳慎探索轮作、调产,健全种植产业链,向养殖延伸,不断丰富经营内涵;横向上总结既有经验并拓面推广,筹建产业党建联盟,支持有意愿并符合基本经营条件的村级合作社试行‘左家堡’模式,握拳成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以点带面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努力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对于未来的发展,孙博满怀信心。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