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连正 报道)昔日又黑又脏的煤矸石,堆也没地方堆,用也不能用,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各种各样精美的纸制品。这不是魔术,而是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遥煤化)转型发展的实践。
手感柔滑,耐撕又耐折,还不怕水。和纸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笔者,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样好用的纸张,而且还不是用木材生产出来的。
怀着好奇,走进平遥煤化山西宇皓环保纸业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宽敞明亮的厂房,洁净无尘。既闻不到一点异味,也看不到传统造纸企业使用强酸、强碱进行的化学漂白的设备,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只见石料从进料口一端经传送带送入,然后被粉碎;到出料口一端,就变成了成卷洁白的纸张。
据介绍,利用煤矸石、碳酸钙石粉做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种无机物基材为辅料,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学原理和填充改性的特点,经特殊工艺处理后,从而生产出一种可循环利用、具有现代技术特点的新型纸张。
生产纸张,既不消耗木材,也不用强酸强碱,真正实现了绿色转型。这种新奇的高科技,被形象地称为“石头造纸”。
位于平遥段村镇的平遥煤化,从挖煤起家,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平遥县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然而在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粗放的传统采掘,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如山。看着家乡的青山绿水满目疮痍,平遥煤化的董事长郭兴银心痛了。
无论事业如何辉煌,始终怀着一颗热爱故乡的赤子之心,更有一种建设美丽家园热切的期盼。
在全球倡导环保、节能、减排的国际大形势下,省、市、县政府也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号召。
郭兴银花巨资从台湾引进“石头造纸”技术。这种新型纸张,不仅具有耐油、防水、防霉等优点,而且无毒,可直接接触食品。更重要的是与传统造纸工艺相比,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产品可自然降解,典型的无污染绿色环保。
传统造纸,每生产1吨纸,需消耗100吨淡水,砍伐20颗树木。生产过程还需加强酸、强碱等化学原料,会产生大量污染废水排入河道;而该生产工艺,造纸不用水,也无需用强酸、强碱漂白,原料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算一笔账:企业年产12万吨环保纸,相比传统造纸,每年节约淡水资源2400万立方,节约木材240万棵,相当于植树造林32.4万亩。
节能减排,既符合转型发展的要求,为建设碧水蓝天做出新贡献,又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目前,他们的环保纸产品,广泛用于制作书写本、笔记本、书刊教材、报纸杂志、台历等;合成厚片材用于礼盒包装盒、餐盒、果盘、水杯、防水包装等。产品已远销美国、加拿大、伊朗、智利、新加坡、印度等国内外市场,并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不满足于引进技术,公司不断在消化中提升,大力开展技术、质量研发攻关工作,他们现已获得60项国家专利。并通过美国、欧盟等国内外多项有关检测认证。
靠山吃山,山穷水尽;靠山护山,青山绿水;靠山爱山,金山银山。
平遥煤化以石造纸,“点石成金”,既保住了青山绿水,又获得了“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