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温暖的嘱托 喜人的变化 ①“三个敬畏”领航定向 晋中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2-08-01 15:06: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开栏的话: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晋商福地变化喜人!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省晋中市考察调研,亲切的话语回响在晋中儿女的心里,温暖的嘱托激励339万晋中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时隔半年,晋中大地上,“三个敬畏”的厚重情怀始终激荡,高质量发展的昂扬热情依然澎湃!7月26日—29日,晋中市“牢记领袖嘱托,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百媒百人晋中行采风活动隆重开启,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媒体重走领袖调研路线、重温领袖嘱托,深入晋中市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聚焦晋中城市建设、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举措成效和发展变化,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新闻报道,展示晋中儿女牢记领袖嘱托、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决心和信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国报道网特开辟“温暖的嘱托 喜人的变化”专栏,回访总书记在晋中的视察足迹,用视频、图文等形式,记录晋中市牢记领袖嘱托,各行各业奋楫笃行的生动实践,展现晋中文化传承的悠久厚重、山川河流的奇俊秀美、高质量发展的盎然生机。

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 连正 摄影)“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晋中航向清晰。

敬畏历史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晋中是历史文化资源大市,如何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产品经营,让晋中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这半年,晋中做了很多工作。

实施千处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修订《平遥古城修缮详细性规划》,编制古城保护与景区提升规划;成立平遥古城保护利用研究会,将每年6月第二周定为古城保护宣传周。加快古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古城地下综合管廊、古城北主旅游通道提升改造、古城东面惠济河段改造治理等工程加速推进;分类分步推进古城内传统民居保护修缮项目及环境改善。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平遥牛肉、老陈醋的传统加工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保护中传承,并注入创新的活力?晋中在持续擦亮“老字号”品牌,提升文创产品国际知名度上下足了功夫。打造平遥牛肉文化产业园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条例》立法,制定《平遥推光漆器技术规范标准》,加快建设平遥推光漆器产业园,加快建设年产2000吨的黄酒生产线,把黄酒和老陈醋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一流文产品牌,聚焦全市1220项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培育壮大一批“老字号”品牌,挖掘打造一批民间传统工艺特色门店,开辟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街区,推动非遗项目特色化发展。

此外,晋中持续用好古院、古村、古镇、古堡、古城“五古”资源,培育体验、休闲、康养、度假、观光、运动六种新业态,打造千亿文旅产业;将策划推出22项独具平遥特色的历史文化活动和对外文化合作与交流活动,推动富有晋中特色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敬畏文化 让文化自信强起来

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晋中市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建筑文化、票号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家教文化、廉政文化,推动璀璨的历史文化、厚重的晋商文化、鲜活的红色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聚焦创造性转化,成立晋商文化研究会,率先创建国家楹联文化城市;做强一批文创品牌,打造一批文创企业,壮大一批文创产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为抓手,探索实施“职业院校+大师工作室”“2+2”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壮大传统技艺人才队伍。

聚焦传承性发展。对12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开展抢救性记录,大力支持非遗传承人或团体开展传承活动;建设非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打造人才培养、精品展览、旅游销售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产品生产传承基地;实施平遥古城超级城市IP项目,弘扬传统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

聚焦集成性活用。打造文化旅游“知名地”,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旅游要素增效、乡村旅游提质、红色旅游铸魂、研学旅游普及、康养旅游提档“六大攻坚行动”;打造非遗文化“展览馆”,建设集11个县(区、市)非遗项目为一体的非遗文化展览馆;打造特色金融“文化街”,将平遥古城西大街、南大街打造成特色金融文化街区。四是打造传统特色“中国院”,依托古城名宅,讲好文化故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院落;打造特色产品“老字号”,甄别保护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字号品牌门店,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产业街区。

敬畏生态 让山川面貌美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晋中市坚定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晋中之责,坚定扛起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使命,纵深加快能源革命改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厚植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晋中市立足山西中部城市群和城市核、太原晋中一体化、智创谷、农高区、综改区等重大战略实施,打造具有晋中特色、可以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一山一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增绿,严格“四水四定”约束,加快实施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晋中段、百里潇河、云簇湖等“千里水系、红色太行”全域综合治理项目。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程。聚力“蓝天常驻”,加快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加快推进清洁取暖;聚力“绿水长清”,实现污水收集管网连点成线、污水处理设施连片成网、面源污染治理不断加强;聚力“黄土复净”,强化农业面源、重点企业等土壤污染管控,推进工业固废堆场整治。

着力构建“百亿产业链、千亿大基建、万亿项目盘”“百千万”亿转型发展格局。聚焦服务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智创谷、农高区、开发区,生态晋中建设,文化旅游和民生改善,以4个千亿投资之“形”造基建之“势”;聚焦稳住煤焦产业链、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建新材料产业链、打造钢铁产业链,以5个百亿投资之“级”锻产业之“链”;以1.4万亿投资之“量”优经济之“盘”,努力建成全省创新高地、产业洼地、人才聚集地、生活宜居地。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