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晋中灵石:念好“减 优 绿”三字经 唱好能源革命“重头戏”

发布时间:2022-06-02 17:14: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6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参与减量重组和引导退出,鸿利煤业、冯家坛煤业、恒岳煤业、胜达煤业4座矿井全部实施关闭退出,全县煤矿数量由44座减为40座,退出落后产能135万吨/年。

“减”字当头,晋中市灵石县直面能源革命挑战,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坚定走好煤炭产业“减优绿”之路,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优化结构 为发展腾空间

煤炭产业“减优绿”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助推能源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是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能源革命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

煤炭“减优绿”这样定义:“减”是稳步退出煤炭过剩产能;“优”是提高煤炭开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先进产能占比;“绿”是走绿色低碳清洁高效之路,推进矸石返井、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试点,建设绿色矿山。

通过实施减量重组,灵石县彻底关闭退出60万吨/年以下矿井。目前,灵石县有9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19座,占全县煤矿总数的46.3%;一级标准化矿井6座,占全县煤矿总数的14.6%;特级安全高效矿井7座,占全县煤矿总数的17%,全面提升了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进一步优化了煤炭产业结构。

在“优”字上做文章,灵石县鼓励和引导企业建设智能煤矿。全县32座生产矿井积极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16座矿井井下固定硐室实现了无人值守,12座90万吨/年以上矿井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

灵石昕益旺岭煤矿的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工作台对井下设备进行远程集控和数据监测。 史曼菲 摄

疫情防控期间,灵石县组织各煤炭企业开展线上网络培训54期2027人,订购智能化建设指导手册468套。截至2021年底,灵石县煤矿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84.2亿元。2022年,在完成去年接续任务后,该县积极推进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9个掘进面建设工作,截至现在,已完成2.6亿元智能化建设和煤矿安全改造投资。

绿色发展 煤炭业转型风生水起

“大力发展优质产能,全面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努力推广绿色开采技术”近年来,灵石县煤炭产业风生水起,成效显著。

“绿”字求突破,灵石县以绿色开采引领新型煤炭工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绿色开采新路子,大力推广小煤柱无煤柱开采、充填法开采,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建设绿色矿山,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提质增效。

在柏沟煤业充填法开采试点,井下产生的矸石可直接再利用,减少大量煤矸石出井对环境的破坏;在柏沟、荡荡岭、旺盛等煤矿推广“110工法”、超前预裂爆破切顶卸压、高水充填等沿空留巷采煤工艺,既降低了矿井掘进量,又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此外,该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煤矿采用配采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项目建设,储备后续产能。

灵石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还体现在了新能源的利用上,该县坚持以光伏资源为牵引,大力推进光伏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灵石县新能源发电产业。2022年,实施新能源建设项目5个,全部为光伏发电项目。

念好“三字经”,做好煤文章。下一步,灵石县将提升集约化生产水平,围绕煤炭清洁生产、高效利用的总要求,助推地质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矿井稳步提升生产能力,推进集约化生产。对煤炭储量少、开采条件差、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风险高的煤矿实施重组或关闭,增加单座矿井生产规模,减少矿井数量。积极推广小煤柱开采技术,采用“110工法”等沿空留巷技术、“旧采残煤资源综合机械化复采”成套技术、“三下”开采新技术,提高煤炭回采率,延长煤炭生产年限。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把物联网、5G技术等先进技术运用到矿井监测监控、采掘作业、“一通三防”、提运排等关键环节,提高矿井智能化开采水平,进一步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