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人民有期盼,公安必回应。近年来,晋中市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治安形势不断向好。但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等侵财类犯罪始终多发频发,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对此,晋中市公安局高度重视,于2022年年初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平安晋中一号”严打行动,将锋芒直指群众反映强烈的电诈犯罪、盗抢骗犯罪和侵害老年群体违法犯罪,出重拳、下重手,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有力巩固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6月1日,晋中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该市公安局副局长孙志远介绍了“平安晋中一号”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和涉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一步表明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保持严打常态、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遏制高发高损态势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当前晋中市发案最多、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晋中市公安机关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列为“一把手”工程,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体化推进“不敢骗、不能骗、骗不到”机制,依托“平安晋中一号”行动,持续保持严打进攻态势。特别是市公安局积极报请市委市政府推动构建“四级书记抓反诈”格局,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带动打击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晋中市破获案件数和抓获嫌疑人数分别上升32%和12%,破案率和百案抓人数均创新高。与此同时,坚持以打促防,全市电诈立案数同比下降63%,造成财产损失同比下降66%,保持了自2021年4月以来电诈立案数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晋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赵飞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目前,公安部共确定12类36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其中晋中市高发的主要有刷单返利类诈骗,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和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他提醒广大群众,谨记“未知链接不要点,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可以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实名注册并开启电话、短信预警功能,能够有效拦截诈骗分子的电话、短信骚扰,有效提升精准防骗的能力。如果遇到疑似诈骗电话,群众自己难辨真伪时,要主动拨打110报警电话或96110反诈电话,及时接听96110预警电话,确保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打击传统盗抢骗犯罪 震慑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盗抢骗犯罪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历来是一个地区社会治安形势的“晴雨表”。晋中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七个一律的刚性要求(每条警情一律要明确首接责任人,每起案件一律要有案件主办人,每起案件一律要现场勘验,每起案件一律要分析研判,每起案件一律要侦查经营,每起案件一律要有负责兜底,每起案件一律要提出防控意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室盗窃、偷盗电动车、盗窃车内财物、扒窃等侵财类案件,先后组织开展“平安晋中一号”、“打击盗窃顽症”等系列专项行动,数据支撑、深化串并、适度经营、集中打击,不断强化严打的深度和广度,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盗抢骗案件3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4人,坚决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打击养老诈骗犯罪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公安部门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4月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晋中市公安机关立足严打主力军职责,坚持宣传发动、线索摸排、深化打击“三箭齐发”,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
目前,全市共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人,打掉涉养老诈骗犯罪团伙3个,追缴赃款1688万余元,行动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效。
晋中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李海荣介绍,当前该市比较突出的养老诈骗手法主要有投资理财养老诈骗、以房养骗局、保险类骗局、低价旅游骗局等,预防措施需要做好四个方面:不要贪图利益、保管好个人的信息、警惕“各种讲座”、不要轻易动钱。
针对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向老年人免费发放鸡蛋、米面油、免费量血压、测血脂等现象,进而推销假劣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坑老害老的事件。该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支队长姜志杰表示,晋中公安将继续精准研判保健品诈骗犯罪形势,始终对此类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强执法合作,强化案件侦查,建立打击防范此类犯罪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他向广大老年消费者发出提醒,购买保健品之前要仔细查看生产企业及经营者经营资质、产品合格证等是否齐全,认真了解使用说明及保健功效、适宜人群等关键内容。如果商家存在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疗效等虚假宣传行为,要保留视听资料等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提醒子女们应该更加关心老年人,从心理上进行疏导,提醒父母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轻信所谓的疗效。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