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傍晚遛弯的人日渐多了起来。华灯初上,阳泉市城区食品小区里,散步人群三三两两,街坊四邻们打招呼的声音不绝于耳。
“灯亮了、路面干净了,各种管道有人疏通了,花花草草也有人定时修剪,别看咱们这是老小区,也不比新小区差!”聊起身边的变化,小区里住了几十年的任明大爷满脸堆笑,可几个月前的食品小区却还是另一番模样。
食品小区位于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已有50余岁“高龄”,无人管理、设施陈旧,更影响着5栋楼149户居民们的生活。
“没有相应的物业管理,遇到断电漏水、管道堵塞这些问题,居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联系社区,咱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顾着相应的服务,可就是大家忙得连轴转,也难以面面俱到。”谈起困扰多年的难题,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董殿英微微皱眉。
分布散、规模小,但管理成本却不低,“先天不足”的老微小区往往成为物业管理中最不受欢迎的“烫手山芋”,更成了摆在董殿英面前的难题。
于是,将这些老微小区资源整合、“连片打包”,多个小区联手共同引进物业公司共享专业服务,就成了“破题”的关键。
本着为民服务的原则,阳泉市政府大院社区积极探索“大物业”管理模式,以“共享物业”的方式,推动解决老微小区治理难题。社区将同一区域或者相邻的多个“微小区”,实施“大物业”管理,多个老微小区共享一个物业管理团队,在为居民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也降低了相关费用。
经过前期的筛选考核,以及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投票决议,很快物业公司就入驻了食品小区。
“打包”运营降低了物业公司的成本,为居民带来的服务却没有“打折”。几个月来,食品小区不仅楼道里“罢工”多年的灯亮了,不少老旧设施也在陆续维修中,除了楼道清扫、垃圾清运、设施维修等日常工作,物业公司还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登门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居民诉求,以便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现在除了食品小区,周边的鑫田小区、铁路红楼小区、五交化小区、养护处等几个老微小区的相关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希望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谈及下一步工作,董殿英信心满满。(苏晓晨)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