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直播

享受美好旅程 从平遥古城开始

发布时间:2022-05-11 14:39:36 推广 来源:晋中日报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在这座“活着的古城”中触摸历史、寻访传统,传递出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时隔数月,平遥古城又将迎来一大盛事,5月19日,第12个“中国旅游日”将在平遥古城设立主会场,其余省(区、市)设立分会场,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活动时间为5月1日至31日。

“这将是平遥古城又一次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走向世界的美好时光!”当得知“中国旅游日”主会场落户平遥时,古城讲解员巩丽是兴奋的,她说,自己爱着平遥古城,也见证着平遥古城的一点一滴,“请相信,遇见平遥便是遇见美好,平遥古城必不负期待。”

平遥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摇篮和宝地,也是留存美好的新时代古城,漫步街巷,能穿越古今感受独特魅力,亦能精彩当下触摸人间烟火。这究竟是怎样一座古城?以“中国旅游日”为打开方式,我们不妨再次认识它。

平遥这座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内,纵横交错着100多条大街小巷、20余座古寺庙、近4000户古民居。街中的窑洞式四合院民宅、大小庙宇、老式铺面,原汁原味勾勒出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1997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创了中国以整座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先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如今,1万多名居民仍生活在这座保存完整、底蕴深厚的古城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受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中将之发扬光大。

“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明清时期,晋商的兴起,让平遥从军事之城转变为商队往来、金银穿梭的商城。频繁的周转带来了现银押运的困难,于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票号于清道光年间在平遥创立了。一张汇票,可兑万千银两。从货通天下到汇通天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晋商精神的核心之一。如今,日昇昌以票号博物馆的形式迎接八方来客。这里不仅是平遥古城客流量最大的景点之一,也是晋商文化、晋商精神的学习基地。

平遥古城是沉淀的历史,也是烟火气的现在。剪纸、推光漆器、传统布鞋;平遥牛肉、平遥碗托、水煎包……古城居民承载并延续着祖辈的手工技艺和生活记忆,使平遥古城不是一个冰冷的文化标本,而是一个有温度的活态城镇。

平遥古城还依靠厚重历史,逐步打造现代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雕塑节、“平遥中国年”活动连续举办,吸引世界目光。古城之魂融入一场场活动、一次次相逢。

如果说平遥古城内的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那么它的“最强周边”一定会让游客大开眼界。镇国寺和双林寺是和平遥古城墙等景点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寺,一个在平遥古城东北方向,一个在西南方向,就这样守护着古城的繁荣。镇国寺,一个全寺没有一根钉子的古建奇迹,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碶而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而万佛殿内的彩塑,更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时期作品,对于研究我国雕塑发展史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双林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其中十八罗汉彩塑是全寺的精华,令人称道不已。千佛殿的韦驮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精品,备受海内外识者交口称誉。

享受美好旅程,从平遥古城开始,平遥古城等待更多人走进它并读懂它,亲近它并融入它。(史俊杰)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