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晋中:战疫保生产,耄耋劳模显身手

发布时间:2022-04-27 10:16:46 推广 来源:晋中日报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民公司(以下简称利民公司)七分厂生产线上,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耐心地检测线路、指导操作。他就是利民公司82岁高龄的全国劳动模范庞滂。

为确保疫情期间生产正常进行,庞滂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与生产一线职工并肩作战解决加工难题,鏖战12个昼夜,确保了产品高质量按时交付,再次彰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

4月26日,在“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听闻耄耋劳模战疫一线勇担当的事迹后,到生产一线对其进行了采访。

庞滂在利民公司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德高望重的兵工楷模,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全国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积极分子”及兵器工业集团和山西省级劳动模范等20多项荣誉。

他是中频淬火领域的专家。在利民公司从事维修电工26年来,庞老完成技术革新改造项目百余项,为企业创造价值211.49万元。

他是奉献不止的“老黄牛”。退休25年来,他先后对20余种科研产品进行了中频淬火强化、烤口、退火的工艺攻坚,有效提高了产品性能,设计加工各种产品专用感应线圈多达40余种,为公司节约资金80余万元。

他还是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工作之余,他发挥自己车钳铣刨等多种技能特长,练就了一手绝活儿,各种手表、钟表哪里出现故障,经他“诊断”,便可切中“症结”,再细小精密的配件更换起来都游刃有余,厂里只要谁家的表坏了,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钟表店,而是直接找庞老。20多年来,庞滂免费为职工家属修理各种钟表约4万余块,从不收取一分钱,是职工家属公认的“活雷锋”。

时间回溯到2月26日。随着太谷区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利民公司各分厂陆续恢复生产。但由于疫情影响,厂外设备调试人员和生产线操作人员无法进厂,致使相关工作无从下手。得知这一情况后,曾参与过机组安装的庞滂坐不住了,他不顾双腿肿胀、身体不适,主动请缨加入到设备调试工作中。他的出现,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确定技术参数等相关数据,确保实测数据与图纸数据的一致性,是设备调试的首要工作。直焊机组电器线路有200多条,好似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肉眼难以区分,一旦混淆,连接错误将直接影响调试进度。庞老蹲在机台前,一根一根检测,在控制柜、执行元件之间来回穿梭,确定每条线路的作用,对损坏线路进行更换,并对调试好的线路进行编号。年过八旬的老劳模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本就肿胀的双腿更是迈不开步,但他依旧坚守在调试现场,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全面摸排设备情况,制定调试方案,重新设计损坏部件。在他的指挥下,设备设施管理中心组织精兵强将对设备进行调试,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各种零部件在最短时间内就位,保障了设备调试工作顺利展开。

为抢抓生产进度,保证设备调试和产品生产同时进行,主产单位七分厂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庞老也加入其中。为随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即便到了饭点,庞老也要端着盒饭守在机器旁边。在试生产中,产品焊缝出现了跑偏现象,庞老立即带领分厂突击队员进行分析研究,集智攻关,满足了工艺要求。

那段时间,庞老和突击队员们并肩作战,每天奋战至晚上十一二点,甚至通宵达旦。3月9日晚上9点,大家终于完成了产品加工任务,保证了产品的按时交付。12天来,庞老的言传身教既帮助分厂攻克了设备调试的瓶颈,提升了分厂职工设备维护及中频焊接的技能,更让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切身感受到了老劳模以厂为家、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

一日当劳模,一生作贡献。庞滂说:“我的成绩源于公司的培养,在公司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以实际行动回馈、报答公司。”(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张明珍)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