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消息,近日,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中,该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抓手,通过“齐抓共管、专题培训、奖励约束、典型引领”四项措施,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质增效。目前,全县144个行政村中1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齐抓共管聚合力。结合乡村振兴“五面红旗”示范村创建专项行动,构建县委统一领导,组织、政法、宣传、财政、农业等部门统筹推进,县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乡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11名县委常委下层一线,全覆盖包联7个乡镇,144个村全部成立了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村主干组成的工作小组,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专题培训强引擎。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际,针对村“两委”干部在思想、工作、能力中的短板弱项,分批次实施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县委书记围绕如何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专题授课,通过教方法、理思路,引导村干部吃透政策、把握形势。各乡镇结合本区域发展实际,采取“线上+线下”、“观摩+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做好工作的本领能力。
奖励约束激干劲。制定出台《稷山县农村“两委”干部报酬(补贴)实施意见(试行)》,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相挂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年收入达不到10万元以上的,按绩效报酬的50%发放;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且在上一年度收入基础上有增加的,在增长额中提取30%用于村“两委”干部奖励。定期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总结梳理,持续激发做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
典型引领树标杆。指导各村立足优势、挖掘资源,探索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收新路径,清河镇荆庄村推行“党支部+产业合作社”模式,由村集体领办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50万元;翟店镇翟东村坚持“党建+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纸包装、纤维制品生产等主导产业,有效盘活现有村集体资产,年收入22万元;稷峰镇姚村深挖板枣文化,重点打造了“百枣岭”景区、“枣乡人家”、“板枣博物馆”等特色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为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样板,作出了示范。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