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通讯员梁弘)今年以来,灵石县认真贯彻省市关于省校合作有关精神,把县校合作作为破解难题、优化民生、助推经济的有力抓手,紧扣县域发展实际,带着问题对接省内外各高校,探索解决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有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县校合作同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聚焦县域产业能级提升,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合作建立“先进采矿研究院”、“先进采矿研究院博士工作站”,山西大学、太原理工与各涉煤企业深度对接,全面铺开“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支护成熟装备技术、多煤层开采采空区漏风的有效控制与防灭火管理措施、煤矸石综合利用”等10余项课题研究及技术应用,将有效助力县域煤炭企业向智能化矿井迈进。广宇通、东方希望晋中铝业、中煤九鑫焦化等3户规上企业就工业互联网5G建设及应急管理等展开探索,灵石工业互联网综合体系标准正在逐步探索建立。
县校合作同民生建设全面融合
一方面把提升县域医疗水平作为突破口,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医疗联合体医院,心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专家定期到灵石坐诊,已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手术20余例,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选派92名医务人员分别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引进优秀医疗人才,新建县人民医院新招录医生、技师43人;先后有14名来自中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来灵石开展暑期基层锻炼、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培训等。另一方面把提升教育水平作为发力点,县第一中学与12名部属和19名省属免费师范生成功签约,共发放120万元的安家费和生活补贴;清华、北航、哈工大等12所高校挂牌优质生源基地;晋中师范87名毕业生来灵石开展实习锻炼;联合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专家,开展校长、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实施品牌学校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标准化、现代化学校创建。
县校合作同对外开放紧密相连
把县校合作作为展示灵石对外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力抓手,由招商局牵头,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台账》《企业项目合作台账》《高校校友信息台账》《市、县级招商引才政策库》,并向对口高校深入推介招商引才政策、环境及需求,充分挖掘合作高校校友资源,更好发挥各大高校在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目前,总投资约300亿的三峡集团、四川中睿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抽水储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及固废处置环保产业项目已与北京交大、山东交院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展开深度对接,可为项目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县域招商引智的“朋友圈”逐步扩大。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晋商文化,创新提出建设高校采风基地,东北大学在灵石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艺术遗产与研究保护中心、品牌学研究中心、采风基地”,山西大学、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等高校的近百名学生将画笔聚焦灵石,成为传播晋商文化、宣传灵石美景、推动文旅发展的“生力军”。
县校合作同乡村振兴共促共赢
以“两养三种”等特色产业为引领,以核桃、荆条蜂蜜等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以灵石县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灵石县长城盛世电子商务产业园、山西田再田蜂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作为县校合作基地建设承接主体,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创新服务基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农业成果转化基地四大基地。
王家庄园蜜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正在建设过程当中,致力于打造良种优先、规模饲养、产品优质、品牌建设、产加销一体的养蜂全产业链。全县核桃林总面积30.2万亩,挂果林16万亩,初步建成了遍布10个乡镇的三条百里核桃走廊。建成5个核桃加工企业,发展核桃为主的农产品营销电商平台10个。新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5000亩,山西海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关镇六个村集中连片种植金花葵2000亩,打造成金花葵药茶基地。2021年6月,灵石酸枣仁成功申报获得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