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山西公安机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的系列便民举措和取得的最新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山西公安系统聚焦顽瘴痼疾整治和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大力加强和改进服务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推动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今年以来,省公安厅制定了《山西省公安厅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梳理出涉及治安、刑侦、网安、交警、法制、出入境、行政审批等14个警种部门1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各市公安局党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重点项目清单共166项,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做到既立足当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已推出户政、交管、出入境等方面便民利民举措2200余项,服务群众443万人次。
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抓手,坚持典型引路,以2019年首批命名的2个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引领,选定100个示范派出所,扎实开展“百所创建、千所提升”工程,网上网下同步开展创建活动,有力构建了“以一域平安保全省平安”的工作格局,进一步筑牢公安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通过深入推动警务机制改革,大力做强社区警务,通过内部重组警务资源,外部统筹综治力量,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多元化解和全过程干预工作机制,确保把各项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全面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前三季度,共排查整治各类治安风险3.2万余起,排查整治治安乱点9700余处。针对电信诈骗高发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安派出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面开展反诈宣传,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全省共劝阻13万群众免受电信诈骗,挽回经济损失8486万余元,电信诈骗案件大幅下降。此外,还充分调动居委会、治保会、“四员五老”等群防群治力量,创新多元化群防群治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守护,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社会治安服务。前三季度,共接受群众求助13.2万余次,为群众办户办证108万余次。
“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强力推进校园“三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校园安防工作整体水平。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了封闭化管理、专职保安员配备、护学岗建设、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4个100%”达标建设。组织开展了全省公安机关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全面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各地共排查整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4245处,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43起,在校园及周边设立警务室5572个,治安岗亭3435个,每日投入巡逻警力6000余人次,确保了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持续安全稳定。坚持严打严防,组织开展防范打击涉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打校园伤害、欺凌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破获刑事案件1起,治安案件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人。今年以来,全省共选派法治辅导员11940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7318场次,指导开展演练4664场次。
此外,山西还着力搭建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全力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运作模式,搭建“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的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等全省151家医疗机构被授予“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累计救助7727户因道路交通事故临时受困家庭,先期垫付金额2.09亿元,其中垫付抢救费用7212笔、1.91亿元;垫付丧葬费用512笔、1816.71万元。(李程 武康恩)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