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现场

太原:全力筑牢水务高质量发展基石

发布时间:2021-10-20 17:23: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0月20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水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太原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水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得到全面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规划引领。太原市编制引发了《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晋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等,特别是《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结合汾河生态治理修复的现状,在规划初期就着眼在高起点谋划,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治,对标西湖、西溪湿地,注重打造汾河流域太原旅游文化特色,打通规划范围内生态景观廊道和水生态系统,整合周边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山、湖、河、城“四位一体”的生态文化格局,力争通过6-10年的时间,把汾河太原城区段打造成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形象带,让市民和游客能深切感受到生态汾河的新景象。据悉,《太原市防洪规划》《太原市水资源全域化配置方案》《太原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太原市地下水超载区治理实施方案》《太原市地下水监测规划》等一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将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项目驱动。太原市坚持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以工程措施为抓手,推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完成汾河南延三期、晋阳湖除险加固、清徐四处湿地工程、太榆退水渠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市县两级组织实施“两库”改造工程、“九河”上游生态治理治理工程、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太原段治理工程以及古交市、娄烦县干流段生态景观治理工程等21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可减缓城区下游防洪压力,涵养地下水源,提升地下水位回升,增加生态补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为市民提供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发展的空间。

坚持生态优先。“十三五”期间,太原市完成水地保持治理面积98.11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7.22%,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138.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3.85%,全市水流失面积大为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关井407眼,压采地下水量7779.28万m³。通过关井压采、实施地表水置换、推进中水利用等工作,地下水位近年来连续上升,多年来地面沉降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扭转。

坚持民生为要。全市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78处,受益人口35.1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全部达标。据统计,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15年的95.5%提高到2020年的99.7%,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水质安全率达到100%,系统的供水体系全面形成,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后期管理管护全面落实。

太原市水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俊林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东西山调水、河湖水系统连通工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推动“两库”“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探索智慧水利、法制水务路径,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新阶段水务高质量发展。(刘连宏)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