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太原:打赢蓝天保卫战 增强公众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1-10-15 18:44: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0月15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生态环境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太原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有关情况。

为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十三五”期间,太原市坚持以“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为重点,立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四大结构调整,以考核奖惩为手段,不断提高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能力,全面落实“1+30”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措施,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省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不懈抓降尘污染防治攻坚。针对太原市降尘量居高不下、在“2+26”城市中排名靠后的现状,2019年-2020年,太原市重点围绕工地扬尘整治、裸露地面整治、城乡结合部及渣土场道路整治、渣土消纳场整治、建筑垃圾渣土清运、工业扬尘整治、全城大清洗七个方面开展全面攻坚。两年间,检查和整改各类工地扬尘问题7600余个,对388起不达标行为立案处罚,罚款121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9起。通过努力,扬尘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2020年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稳定在9吨以下,降幅4次排在全国“2+26”城市中的第一位。2020年12月份降尘量降至3.3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比最严重时减少了85%。扬尘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多措并举实施散煤污染治理攻坚。2017年以来,太原市以北方清洁取暖改造示范为推手,全力推进散煤治理工作。2017-2019年,拆除分散燃煤采暖锅炉2077台3717吨,其中清洁能源替代1039台2018.66万平方米。全市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率先在全省“清零”。2017-2020年期间,累计投资30亿余元,完成23.79万户的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农村地区清洁供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实现清洁供暖“全覆盖”。2020年,太原市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比2016年同比下降75%,散煤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

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攻坚。先后关停西山矸石电厂、太化、煤气化、太原第一热电厂等310多家污染企业,市区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扭转。2020年,率先在全省完成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全面关停,16家焦化企业整合为5家。为进一步削减工业企业排放量,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五年间,排查“散乱污”企业2216个,其中,取缔关停1919个,升级改造297个。通过结构调整和深度治理,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环境空气质量得以改善。

强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2016-2020年,太原市共淘汰老旧机动车10.78万辆,投资近20亿元将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电动车,投资24亿元左右实现市区公交“全电动化”。全市环卫车更新比例达到50%以上,建立常态化柴油货车路检路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确保治理成效。

持续开展“秋冬防”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先后对1636家企业进行了评级,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等级的应急措施。在秋冬季期间,每日进行研判分析、提前重污染预警,仅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共发布调度令184期,及时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同时,严格落实省“1+30”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预警调度、统一协同应急减排。在吕梁、晋中等地开展联合执法攻坚,有效遏制了太原市周边南部区域污染传输影响,大大改善了秋冬季空气质量。

通过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间,太原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13下降至5.91,改善幅度17.1%。六项污染物浓度指标有4项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76.1%、CO下降41.9%、PM10下降16.7%、PM2.5下降12.9%。(刘连宏)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